《石榴》教学设计15
|
|
作者:sxmzlzm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2-28 |
会员:sxmzlzm 友情提供
1.石 榴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所咏之物的外在、内在特征,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2、了解状物作品的一般特点与写作要求。
3、认识本文作者借文中石榴的形象寄托情怀,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与精神。培养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把握石榴的外在特征,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石榴的内在特征,理解作者所言之志。
四、课时:2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投影作者资料: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他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活动家、社会活动家。他一考创作了诗歌、散文、戏剧等大量文学作品,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邓小平称他是继鲁迅之后的“我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的旗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学习他的一篇散文作品《石榴》。
三.新授:
(1)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 齐声朗读,力求体现作者喜爱、赞美石榴的思想感情。
(3) 字词落实:(略)
(4) 讨论分层:
第一部分:(1自然段)开篇点明本文的状写对象——石榴树。
第二部分:(2—6自然段)从不同角度对石榴树可爱之处作生动描绘。
第三部分:(7—9自然段)交代了“我”喜爱石榴的原因和对石榴的向往。
(5) 赏析第一部分:(问)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通过对比,点出石榴不同寻常的品格;第二句总领全文,同时点明石榴“最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特殊感情。)
(6) 赏析第二部分:(问)这一部分从哪些方面对石榴进行描绘?
(先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再写石榴的花;三写石榴花由骨朵到花的演变; | |
| 标题: |
《石榴》教学设计15 |
| 文件大小: |
6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sxmzlzm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