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三年级上 >>课文练习 >>
《庄暴见孟子》练习测试(二)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14


 

练习测试之二

  1.下列黑体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食(dān) 汤(gēng) 受(fó

  B.尔(cù) 不(xiāo) 妻(qiè

  C.管(yüè(máo) (cùàn)

  D.病(jí) 有(zhū) 庶几(shùjī)

  ( )

  2.判断正误:

  ①《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 )

  ②孟子姓孟名轲,是战国时期鲁国人。( )

  ③《鱼我所欲也》章,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 )

  ④《庄暴见孟子》章,记叙了孟子和齐宣王的臣庄暴的一次谈话。( )

  3.为下文加标点: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4.指出下列标点正确的一组:

  庄暴见孟子①曰②暴见于王③王语暴以好乐④暴未有以对也⑤曰⑥好乐何如⑦孟子曰⑧王之好乐甚⑨则齐其庶几乎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 )

  5.判断下面词语解释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不可得兼:不可能同时享有。( )

  ②不为苟得:不做只求利益不择手段的事。( )

  ③一箪食,一豆羹:一篮饭,一碗菜。( )

  ④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践踏;屑:认为值得。( )

  ⑤万钟:很厚的俸禄。( )

  ⑥独乐乐:独自欣赏音乐。( )

  ⑦庶几:差不多(多用于积极意义,所以此句中可译为“不错了”)。

  ( )

  6.指出下列句子中与原文不符的句子: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

  ③非独贤者有此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④呼而尔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⑥是亦不可已以乎?( )

  7.指出有通假字的一句:

  A.宫室 之美……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此之谓失其本心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D.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 )

  8.指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A.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B.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C.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D.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 )

  9.“也”字可表示各种语气,请对下列各句中“也”字所表示的语气进行分类:

  ①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也

  ②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

  ④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

  ⑤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

  ⑥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

  ⑦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其中

  A.表判断语气的是:

  B.表祈使语气的是:

  C.表反诘语气的是:

  D.表感叹语气的是:

  E.表示确认语气,起解释说明作用的是:

  F.用在分句后,表停顿、舒缓语气的是:

  10.指出对多音字理解分类正确的一组:

  ①独乐乐,与人乐乐,孰

  ②与少乐,与众乐乐,孰乐

  ③王尝语庄子好乐,有诸?

  ④曰:好乐何如?”

  ⑤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⑥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⑦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⑧臣请为王言乐

  A.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B.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 )

  11.指出词义与例句中黑体字相同的一句:

  ①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

  A.门寒流雪满山

  B.夫一人奋死可以十,十可以对百

  C.举怀邀明月,影成三人

  D.缪贤……曰:“臣尝有罪……”

  ( )

  ②例:王尝语庄子好乐,有

  A.投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B.诸君而如意,瞻余马首可也

  C.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道桥梁

  D.将果争前抱持之

  ( )

  ③例:独乐乐,与人乐乐,乐?

  A 公之视廉将军与秦王?

  B 而临问其妾曰:“吾与徐公美?”

  C 名与身亲?

  D 寒署和节,而五谷以时

  ( )

  ④例:曰:“不与人。”

  A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孀妻弱子

  B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

  C 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D 更役,复若赋,则何如?

  ( )

  ⑤例:疾首蹙籥而相知曰

  A 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使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C 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D 今亡亦死,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

  ⑥例:父子不见,兄弟妻子离散

  A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

  B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矣?

  C 稍出近之,輮輮然,莫

  D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

  ( )

  ⑦例:王与民同乐,则王矣

  A 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B 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C 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

  D 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 )

  ⑧今王与民同乐,则

  A 若据而有之,此帝之资也

  B 距关,毋内诸候,秦地可尽也。

  C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

  D 三十日不还,则立太子为

  ( )

  12 例:指出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

  ①例: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A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B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C 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②例:今王鼓乐于此

  A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B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C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D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

  ③例:是亦不可以已乎?

  A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C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

  13 每组句子中与例句加黑词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① 例:生吾前,其闻道也必先乎吾

  A 悍吏之来吾乡也,叫嚣东西,隳突乎南北

  B 其志可以行天下

  C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众矣!

  D 王变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生之乐也。”

  ( )

  ② 例:所欲有甚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A 冰,水为之,而寒

B 是我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C 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徐公

D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此者乎?

  ( )

  ③ 例:由是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A 得之生,弗得则死

  B 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C 今王与百姓同乐,王矣

  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

  14 选择翻译正确的一句:

  ①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A 不只有才能的人有这样的心,人们都有。

  B 不只有道德的人有这样的心,别人也有。

  C 不只有道德的人有这样的心,有的人也有。

  D 不只有道德的人有舍生取义之心,人人都有。

  ( )

  ② 是亦不可以已乎?

  A 这样的人不是应该停止了吗?

  B 这样的事不是应该杜绝了吗?

  C 这样的东西不是应该毁掉了吗?

  D 这种做法不也应该停止了吗?

  ( )

  ③ 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A 举着欣欣然后高兴地互相告诉说

  B 高高兴兴地推举,满脸喜色地转告说

  C 全都高高兴兴面带喜色地告诉他说

  D 全都高高兴兴面带喜色地互相转告说

  ( )

练习测试之二

  答案

  1 D

  2 ①√ ②× ③√ ④×

  3 ,!,,?,;,:?。

  4 D

  5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6 ① ② ④ ⑥

  7 A

  8 D

  9 A① B② C④D 5 E③ F⑥

  10 D

  11 ①D ②B ③C ④A ⑤B ⑥D ⑦A ⑧B

  12 ①B ②C ③D

  13 ①D ②B ③D

  14 ①D ②D ③D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庄暴见孟子》教案7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7
《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教案及练习
《庄暴见孟子》随堂练习
《庄暴见孟子》教案6
《庄暴见孟子》教学设计5
《庄暴见孟子》说课稿(2)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6
《庄暴见孟子》说课稿
《庄暴见孟子》同步练习
《庄暴见孟子》教案4及练习
《庄暴见孟子》能力训练
《庄暴见孟子》练习测试(一)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5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4
《庄暴见孟子》教案3
《庄暴见孟子》教案2
《庄暴见孟子》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庄暴见孟子》参考译文
《庄暴见孟子》mp3音频课文朗读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3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2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1
《庄暴见孟子》课堂实录
《庄暴见孟子》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