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庄暴见孟子》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8-11


《庄暴见孟子》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一、学习要点
  (一)简介
  这一章记孟子与庄暴、齐宣王的两次对话。孟子劝齐宣王“与民同乐”,实行仁政,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二)课文内容
  1、内容结构
  第一段:记庄暴与孟子的对话。
  通过他们的对话,引起论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第二段:记孟子与齐王的对话。

  论述的内容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开头到“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提出论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第一层先写齐王听孟子说他“好乐”而变乎色(因“好乐”等于说不务政事而羞愧),并说自己“非好先王之乐”(因他知道孟子主张“先王之乐”,有不满抵触情绪),而孟子先迎合齐王,稳住他,借题发挥:“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并说:“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第二层(到“不若与众”):引入正题(中心内容):当与人乐、与众乐。
  这一层由齐王悦而愿听孟子说音乐事起,孟子连续问两个“孰乐”,使齐王承认与人乐、与众乐为乐。

  第三层(到文末):从正反方面论述归结论点: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这一层由孟子为齐王说什么是快乐起,举“鼓乐”“田猎”事,先从反面说明不与民同乐,即暴政、苛政虐民;又从正面说明与民同乐,即行仁政。最后归结论点: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写作特点:
  体现了孟子论辩机智,即借题发挥,因势利导、引人入彀(掌握论辩主动权,把话题巧妙而自然地引入预先构想的范围,控制而驳服论敌)。

  二、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8题。
  楚顷襄王疾病。黄歇(楚国人,此时出使于秦)言于应侯(范雎为秦国相国,封应侯)曰:“今楚王疾恐不起,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不归,则咸阳布衣耳。楚更立君,必不事秦,是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应侯以告王。王曰:“令太子之傅先往问疾,反而后图之。”黄歇与太子谋曰:“秦之留太子,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而阳文君(阳文君,楚王室权贵)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太子因变服为楚使御而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太子谢病。度太子已远,乃自言于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愿赐死!”王怒,欲听之。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王从之。黄歇至楚三月,秋,顷襄王薨,考烈王即位;以黄歇为相,封以淮北地,号曰秦申君。(《资治通鉴》)

  1、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而后图之     反:通“返”。
  B、王若卒大命     卒:士兵。
  C、阳文君子必立为后  后:君主。
  D、以死当之      当:挡住。

  2、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顷襄王疾病       疾病:病得很重。
  B、则咸阳布衣耳       布衣:粗布衣服。
  C、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   利秦:对秦国有好处。
  D、出身以徇其主       徇其主:肯为他的主人而死。

  3、根据文意,“考烈王”与以下人物同为一人的一项是( )
  A、楚顷襄王之弟   B、阳文君  C、阳文君子  D、楚太子

  4、“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的“以”,与下列各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应侯以告王        B、秦之留太子,欲以求利也
  C、臣请止,以死当之     D、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

  5、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
  A、太子能当上国君,他侍奉秦国一定很敬重又感激相国不尽,这就亲近了所结交的国家又能确定了大国君位的继承人。
  B、太子能当上国君,他的事情秦国一定重视又使相国的道德无穷,这就亲近了所结交的国家又能确定了大国君位的继承人。
  C、太子能当上国君,他的事情秦国一定重视又使相国的道德无穷,这会亲自与我国交往又能确定大国君位的继承人。
  D、太子能当上国君, 他侍奉秦国一定很敬重又感激相国不尽, 这会亲自与我国交往又能确定大国君位的继承人。

  6、太子因变服为楚使御而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太子谢病。(  )
  A、太子于是变换服装替楚国使者驾车而出关,黄歇守候馆舍,常常装作太子感谢探病的人。
  B、太子于是变换服装替楚国使者驾车而出关,黄歇守候馆舍,常常替太子托病谢绝来访者。
  C、太子于是变换服装作为楚国使者驾车出关,黄歇守候馆舍,常常替太子托病谢绝来访者。
  D、太子于是变换服装作为楚国使者驾车出关,黄歇守候馆舍,常常装作太子感谢探病的人。

  7、下面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以淮北地”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黄歇言于应侯。          ②应侯以告王。
  ③黄歇与太子谋。          ④而黄歇守舍。
  ⑤度太子已远,乃自言于王。     ⑥太子立,必用歇。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8、下列对本文主旨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秦王本想长期扣留楚国太子为人质,但是他却败在了机智勇敢的黄歇手下。
  B、黄歇善于利用应侯的有利条件,不仅使太子安然回楚,而且自己免遭杀身之祸。
  C、黄歇为人机智勇敢,做事考虑周到,在太子归楚之事上显出了他的才能。
  D、楚太子如果不能从秦回楚,阳文君子就要当国君,反映了楚国统治者内部争夺权力斗争激烈。

  附参考答案及简析、译文
  1、B(卒:死。)
  2、B(布衣:平民。)
  3、D(文中的“楚太子”按黄歇之谋归国即位为“考烈王”。)
  4、D(题干的“以”是表目的连词“来”。A项“以”是介词“把”。B项“以”是介词“用”。C项“以”是介词“用”。)
  5、A(事:侍奉。德:感激。亲与国:亲近所结交的国家。)
  6、B(为楚使御:替楚国使者驾车。为太子谢病:替太子托病谢绝来访者。)
  7、D(②⑥是应侯告秦王和说的话,不是黄歇受封原因,有②⑥的项不能选。)
  8、C(A、B、D的分析都有偏失,C项才恰当。)

  [译文]
  楚顷襄王病得很重。黄歇对应侯说:“现在楚王生病恐怕起不来身了,秦国不如让楚国太子回去。太子能当上国君,他侍奉秦国一定很敬重又感激相国您不尽,这就亲近了所结交的国家又能确定了大国君位的继承人。不让太子回去,那么他就是咸阳的一个平民罢了。楚国会立别人当国君,一定不侍奉秦国,这就失去了所结交的国家又断绝了大国国君的和好关系,这不是好办法。”应侯把此事奏告了秦王。秦王说:“让太子的老师先去问候楚王的病,回来后再谋划此事。”黄歇跟太子商议说:“秦国留住太子您,是想要用这种方式求得利益。现在太子的力量不能对秦国有什么好处,可是阳文君的两个儿子在朝廷中。楚王如果去世,太子您不在,阳文君的儿子一定被立为君主,太子您不能承守宗庙了。不如从秦国逃走,跟使者一起出秦国。我请求留下,拼死挡住他们!”太子于是变换服装替楚国使者驾车而出关,黄歇守候馆舍,常常替太子托病谢绝来访者。估计太子已走远,黄歇就自己对秦王说:“楚国太子已回楚国,出秦国很远了。我愿意被您杀死!”秦王大怒,想要听从他这样做。应侯说:“黄歇作为人臣,献出自身为他的主人而死,太子当上国君,一定重用黄歇。不如免除他的罪而让他回楚国,来亲近楚国。”秦王听从了他的建议。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秋天,顷襄王死了,考烈王即位,他让黄歇作相国,把淮北地封给他,号称春申君。 

  文题:以“放弃”为话题,写800字以上作文。 

关于放弃 

高三(7)班 赵南 

  人生之路,是一条选择的路。我们时刻需要选择,放弃什么,坚持什么。

  昙花放弃了白天与众花争奇斗艳竞相吐蕊的机会,把毕生的精华存在深夜,吐出浓郁的芳香。人们常用“昙花一现”来形容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却不知它放弃了生命的长度,选择了一瞬的精彩。

  人生的精彩也是要以放弃为代价的。非常欣赏《十七岁不哭》中的一段话:“生活中好的东西很多,你想样样拥有,当然不行。就像走进了大商场,哪一件东西你都想要,可最终你必须放弃些什么,因为我们支付不起。”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旅人,贪恋路边的花草,是不会看到目的地惊心动魄的奇观的。

  然而,人生路的目的地的选取,是大相径庭的,大家放弃的内容也各不相同。看看一个人放弃什么,往往能掂量出在他心中的那杆秤上,什么分量重,什么分量轻。可悲的是,有的人放弃的,恰恰是最不能放弃的精华,而紧紧抱住的,甚至花毕生精力追求的,却是一堆糟粕。为了金钱,利欲熏心的商贩可以放弃良心,放弃千万人的健康,出售“毒大米”、“黑心棉”;政府的高官可以放弃责任和信仰,“买官”“卖官”,大肆收受贿赂。为了名声、为了地位、为了利益,这些人可以随意放弃诚实、正直、善良,放弃所有人生的宝贵财富。他们追求的东西真的能带他们进入一个极乐世界吗?不,那些东西,只能加速他们走向死亡的终结。

  放弃正意味着更大的收获。当科学家放弃几天的休息,放弃常人的所谓舒适生活投身到科学攻关中去,谁能拥有他们成功时的微笑?当研究人员放弃了“满口袋”,而致力于“满脑袋”时,谁又能获得他们灵魂深处的适然与惬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们只有放弃些什么作为代价时,才会看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但是,无论我们放弃什么,都请记住:不要放弃生命的权利,和做人的尊严。

  [评语]议论生动且畅达。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庄暴见孟子》教案7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7
《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教案及练习
《庄暴见孟子》随堂练习
《庄暴见孟子》教案6
《庄暴见孟子》教学设计5
《庄暴见孟子》说课稿(2)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6
《庄暴见孟子》说课稿
《庄暴见孟子》同步练习
《庄暴见孟子》教案4及练习
《庄暴见孟子》能力训练
《庄暴见孟子》练习测试(二)
《庄暴见孟子》练习测试(一)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5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4
《庄暴见孟子》教案3
《庄暴见孟子》教案2
《庄暴见孟子》参考译文
《庄暴见孟子》mp3音频课文朗读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3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2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1
《庄暴见孟子》课堂实录
《庄暴见孟子》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