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闺塾》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2-23


张连生 

《闺塾》【一】 
学习目的 
1.体会戏中三位人物的性格特点。 
2.品味剧中风趣、个性化的语言。 
学习重点 
1.体会戏中三位人物的性格特点。 
2.品味剧中风趣、个性化的语言。 
学习难点 
1. 这出戏在杜丽娘性格发展中的作用 
2. 戏中反理学的内容是如何表现的。 
学习方法 
解析、鉴赏 
学习过程 
一、点拨: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万历十一年(1583)考中进土,开始进入官场,目睹江南各地连年水旱,“西河尸若鱼,东岳鬼全瘦”、“督理荒政”的大官,“贪赃宴乐,扰害饥民”,以致社会动荡不安,遂于万历十九年(191)上《论辅臣科臣疏》,弹劾执政者申时行,希望朝廷整肃吏治,”以新时政”。结果,不但意见未采纳,反由南京贬至广东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县做典史。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在遂昌作过一些抑制豪强、整顿税制的工作。后因不附权贵,时遭排斥,陷于苦闷徬徨,加上佛道思想,的影响,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回家。此后专心创作,连续写出《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三部戏曲,连同旧作《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因所居名玉茗堂,又称《玉茗堂四梦》。“四梦”中最突出的是《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汤显祖通过戏剧讽刺腐败政治和反动理学,具有积极意义。作品重在表达主题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不受曲律限制,后有不少模仿者。形成戏曲创作中的“临川派”。 
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闺塾》是《牡丹亭》的第七出(全剧共五十五出),是后世经常上演的剧目,称为《春香闹学》。春香是杜丽娘的侍女,陪伴丽娘读书,她对老学究陈最良迂腐思想十分反感,总要寻些事来嘲笑陈最良,反对封建教条。杜丽娘对陈最良的教育也很反感,但出于礼貌不像春香那样公然反抗。她在塾中读《关睢》一诗,唤起她对爱的渴望,引起她感春、伤春的情怀。《闺塾》中三个人物各有性格特点,展开维护封建礼教和反对封建教条的冲突十分自然,语言风趣。 
二、作品简介: 
课文节选了《牡丹亭》的第七出《闺塾》(近代演出本叫《春香闹学》)。 
《闺塾》描写杜丽娘听老塾师讲课的情景,用老塾师的迂腐守旧衬托侍女春香的活泼、机智、勇敢,以及丽娘内心对自由的渴望。老塾师以《诗经》中的诗作为对丽娘进行封建道德教育的教材,然而诗的内容恰恰引动了丽娘的思春之情。这是对封建教育的绝妙讽刺。课文分四个场面:一是课前,二是讲诗,三是模字,四是课后。 
三、主题: 
剧本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揭露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 


《闺塾》【二】 
学习目的 
1.体会戏中三位人物的性格特点。 
2.品味剧中风趣、个性化的语言。 
学习重点 
1.体会戏中三位人物的性格特点。 
2.品味剧中风趣、个性化的语言。 
学习难点 
3. 这出戏在杜丽娘性格发展中的作用 
4. 戏中反理学的内容是如何表现的。 
学习方法 
解析、鉴赏 
学习过程 
一、 释疑解难: 
《闺塾》这出戏在杜丽娘性格发展中有何作用? 
杜丽娘本是在严格的封建官宦家庭和腐儒陈最良教育训导下成长的少女,性格温顺,但她深居闺阁,生活空虚。处于青春时期,内心感到寂寞,有难言的精神苦闷。因此当塾师陈最良向她解释《关雎》,灌输“有风有化,宜室宜家”的封建教条时,却激发了丽娘与封建礼教相悖的情思,叹惜人不如鸟,鸟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之所爱,而她却不能。可以说,《闺塾》一出,《诗经》中热烈的情歌开启了她的心扉,唤起了她青春的觉醒。在春香的影响下,她做出了冲破礼教牢笼的第一个行动,瞒着父母去游园,全剧的情节从此迅速展开。当她游园时看到姹紫嫣红的春色,更感到良辰美景虚度的苦闷。她长期被关闭的心扉打开了,被压抑的情思激荡了,她渴望着爱,在生活中得不到的爱,就托之于梦中的少年,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大胆地追求她理想中的爱,终于和她思念中的人结为夫妻。她的反抗性格一步步形成,而《闺塾》一出正是她由温顺到反抗这种转折的起点。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末)听讲:“关关雎鸠”,是个鸟;“关关”,鸟声也。(贴)怎样声儿? (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末)此鸟性喜幽静,在河之洲。(贴)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末)胡说!这是兴。(贴)兴个甚的那?(末)兴者,起也。起那下头。窈窕淑女,是幽闲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来求他。 (贴)为甚好好的求他?(末)多嘴!(旦)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 
1.①文中涉及的三个人物是 
②“是了。不是昨天是前天,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这几句表现出了什么语言特点?刻画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 
最良的话表现出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②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③在《闺塾》中也提到了《关雎》这首诗,在陈最良看来,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主题? 
答案:1.①陈最良、杜丽娘、春香 ②语言特点是:诙谐、幽默 人物性格是:开朗、直爽、伶俐、敢说。 ③封建、迂腐。 
2.①比兴的手法。②表现出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的向往。③是吟咏“后妃之德”,是“乐得淑女以配君子”。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闺塾》教案6
《闺塾》教学反思
怎一个“闹”字了得!——《闺塾》教学设计
《闺塾》教案5
《闺塾》ppt课件7
《闺塾》给高中生掘下了“道德陷阱”
《闺塾》教学设计4
《闺塾》mp3解经音频片段
《闺塾》译文
《闺塾》能力训练
《闺塾》基础训练
《闺塾》ppt课件6
《闺塾》ppt课件5
《闺塾》ppt课件4
《闺塾》达标练习
《闺塾》练习
《闺塾》教学参考
《闺塾》说课稿
《闺塾》能力检测练习
《闺塾》教学实录片段
《闺塾》不宜作高中语文课文
《闺塾》课堂实录
《闺塾》教案3
《闺塾》教案2
《闺塾》ppt课件3
《闺塾》ppt课件2
《闺塾》ppt课件1
《闺塾》flash课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