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四年级下 >>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反思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5-24


 
  《古诗三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课所编排的内容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卢纶的《塞下曲》和王冕的《墨梅》。《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的。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塞下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体会古诗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句表现出诗人的高尚品格。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重点,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每首诗的旁边都有注释,这些注释是理解诗意的工具和帮手。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注意旁边的注释,用好注释自己解释诗意。大部分学生借助注释可以理解诗歌的大概意思,从而教给学生理解诗意用好注释。另外理解诗意时可以逐字翻译,运用字面意思理解诗意。
  (二)把握重点诗句,体会人物高尚品格
  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首诗的后两句是本诗的关键句和主旨句,通过后两句体现诗人的高洁情操,因此学习时应让学生把重点放在每首诗的后两句上。学生可以自己先探讨,老师加以补充,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一些。
  二、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两个:
  (一)教给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借用注释法和逐字翻译法理解诗歌的含义。
  (二)把握重点诗句,体会诗歌主旨。学生经过反复朗读,发现了诗歌的后两句是诗歌的主旨句,并让学生小组讨论每首诗的后两句的意思,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歌的主旨。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进行范读,也没有给学生画分节奏,学生读起诗歌节奏来不对,下次应该给学生范读,并画分好诗歌的节奏。其次,把握重点句方面仅仅看后两句,没有结合上下文,表达的意思就会单一、不丰满。没有告诉学生学习古诗要结合整首诗来理解。
  四、改进措施
  下次再讲诗歌时,我一定先范读诗歌,并与学生一起探究诗歌的朗读节奏,让学生在节奏中体会诗歌的意思。其次把握文中重点句子,部分学生只看后两句,对诗歌的总体含义并不是很了解,下次在旁边指导学生对后两句理解时,应结合整首诗包括题目,这样才能全面理解诗歌的真正含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pptx课件(76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预习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ppt课件(5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同步练习2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课后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