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付秀宏《目送雁南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付秀宏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3-09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目送雁南飞
付秀宏
乡下秋后,我爱看满地野菊怒放,看蚂蚱倏地矇起老高。最迷恋的却是,仰头看天上的雁阵,目送它们一点点远行,听着它们的叫声越来越远,我的心紧了一下,突然有了穿透云空般的属性。
单纯倔强中有美,谦卑而身体力行中更有美。此时此刻,读大雁,它们如倒映在秋水中的水仙,抑或一个个背剑徐行的侠客,自觉自恃,却不知它们这般之美,会令人动容。再看时,大雁已越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峦,一片又一片收割后的田野,阳光更近地投射到它们身上,生命与秋空的联系如此紧密。即便精疲力竭,前面是死亡,也不要掉队。雁南飞,它的主题意义就写在那里,写在如同电影银幕的云空之上。
深秋,去听大雁的叫声吧,我总以为,那“嘎、嘎”“伊啊、伊啊”的声音是世间最美的音乐,是最深邃的人生哲理课。
天冷了,树变瘦了,稻田显露出了大地的颜色,高粱地里只剩下了茬子,傍晚的冷云在酝酿着秋雨,正是“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的时节。“带霜来”是一种肃杀气候的开端,像大部队的撤退和转移,留下了很多空寂,也留下冷冷的诗意,在满天地里铺开了。落叶满地,秋进入了煞尾阶段,空气中漂浮着明净、高远和悠深的气息,这种气息与澄静的湖水融为一体,与廓远的田野心神相合。
我常呆立在草甸上,听离开西伯利亚家乡的大雁的叫声,觉得它们好辛苦,又很伟大。在我的家乡曹妃甸湿地,可以见到在这里做短暂休整的大雁,虽然它们只是短暂停留,但它们带给人无尽的遐思。经过食物的充分补充,再次飞起,它们还是那样热情十足,用号子般的叫声给同伴鼓舞,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
大雁真是了不起,它们懂得物理学。加速飞时,它们把队伍排成“人”字形,以最省力的方法行进。省力了,却不能默默飞,要造一种呼朋引伴的气势。利用耳朵点燃心情,十里八里之外,雁阵都能听到行军歌那不断绽放的声音。
“头雁”是雁阵的灵魂,在“飞越、飞越”的呼喊声中,雁一只又一只,悄然展开,如一章章无尽的诗篇。在“人”字尖上飞动的“头雁”最费力,它用翅膀尖的扇动为后面的大雁带起一阵风,从下面往上面送,这阵风依次传递下去,能把后面的小雁和老雁轻轻地抬起来,这样小雁和老雁才不会掉队。
雁阵这种节省体力的方法,让人深深感动,转而泪眼模糊。而“头雁”是没有那阵风能利用的,它是创造者不是享受者。为避免疲劳,迁徙中的雁阵会不断更换“头雁”。一旦雁阵整体减速,队伍便会由“人”字换成“一”字。
每次,看到雁阵排着队飞过,我就会听到大雁的那魂牵梦绕的叫声。那时,我心里又是一紧,然后慢慢舒展开来。啊,大雁的气场真好!在枯燥的日子里,能听到大雁的叫声,心里能陡添一种力量。
大雁是极为守时的禽类,深秋的风一吹,它就开始把迁徙的梦变成现实。
引三朋四友,来听风数雁。这样的听雁,周遭静,纯粹的静,静静地听,静静地看,静静地默数。那是凝露冷叹的声音,草叶枯萎的声音,寒风旋转的声音,偶尔会有一声虫叫的声音。而最清、最凉、最劲的声音,绽放在高空,那是雁阵。
心中又涌起了莫名的感动,雁是秋天的胡琴,胡琴是南飞的雁。岁月里还有什么声音能够这样美?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闭着眼听,在心里画一种境界,风吹过,发微动,雁是我内心的艺术。能陪我来听这场雁的艺术表演的,是心。
听父亲说,大雁南飞是一种洗礼,也是一种挚爱。在南飞的过程中,大雁的爱情尤显坚贞。雁阵里很少会出现单数雁,大雁一生从不独活。一只母雁若在半途死去,另一只公雁也会自杀或郁郁而亡。我听大雁的叫音,有时会听出那声音里的凄楚,或许是单雁不远飞吧!雁在,爱才在,懂的,深深的懂。
秋空出奇地静谧,然后是雁声穿越而来,蔚蓝而又澄明。情依依,霜淡淡,万水千山,用心灵来听雁。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四段,作者着意描写秋景,由冷寂、肃杀的氛围到高远、悠深的气息,为雁南飞提供了独具特质的背景。
B. 文中用胡琴声比喻雁声,写冷秋天地间的声声雁鸣,如塞外苍穹飘散的胡琴之音,苍凉中散发着刚劲,清亮中蕴含着悲壮。
C. 作者听露叹、草音、风声、虫叫,以此为铺垫,采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雁声最清、最凉、最劲的特点。
D. 作者写景绘物,满含情愫,多有触人心魂之句,语言灵动隽永,处处洋溢着诗意之美。
8. 作者认为雁声中有最深邃的人生哲理,从文中你读出了哪些人生哲理?请简要概括。
9. 有评论家认为本文以《听雁》为题更好,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7. C   
 8. ①生命长途,奔袭跋涉,艰辛困苦,需身体力行,倔强坚韧。
②在奋进之路上,我们要不忘初心,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更要有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
③人生的拼搏要有智慧,要懂得用“力”(讲究方式方法),还要精神力量的鼓舞。
④有领头人的无私奉献,才有团队的成功到达,做事业的创造者而不是享受者。
⑤挚爱让生命长途不孤独,生命因爱而高贵。   
9. 不赞同,以《目送雁南飞》为题更好。理由:
①题目《目送雁南飞》比《听雁》,语言更优美,有诗的韵味,有吸引力,更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②《目送雁南飞》有情景,有画面,有视觉冲击力,一个“送”字让人随文入景,开拓了美的意境和想象空间,内涵丰富;而《听雁》只从单一听觉角度,缺乏审美表现力。
③题目《目送雁南飞》比《听雁》,情感更饱满,更有感染力,“目送”二字饱含了对雁的赞美、依恋和不舍等多种情感,更深挚地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和态度,增强了主题的表现力度。
答案二:赞同,以《听雁》为题更好。理由:
①《听雁》简洁新颖。文章写雁主要突出雁声,以《听雁》为题,紧扣了文章的叙事内容,也展现了文章的情感线索。比“看”更能暗示出文章要表达的一系列情感和生命感悟。
②《听雁》意蕴浓郁。表层看,《听雁》从听觉的角度凸显雁的形象特点;深层看,“听雁”更蕴含着“读雁”“品雁”的意味,以《听雁》为题更能直接真挚地体现作者心中涌动的对雁的喜爱之情。
③《听雁》结构严谨。题文呼应,首尾照应,圆合完整。而且“听雁”与文章多处内容呼应,不断强化作者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深化了主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冈野金哉《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安·鲁尔福《你没有听到狗叫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国木田独步《巡查》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保林《大漠走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文颖《桥头羊肉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宝黛共读《西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指尖《骑自行车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洁《一生太长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雨雪雾回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海红《樊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修文《万里江山如是》阅读练习及答案
斯蒂芬·里柯克《我的鱼塘》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困难的日子里》《这束淡弱的折光》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芥川龙之介《秋山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霞《乡愁的味道》席慕容《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库尔特·库森贝格《匆匆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薛培政《乡贤赵五爷》阅读练习及答案
《鸬鹚与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波列沃依《贡献》阅读练习及答案
杉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纸的胜利》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映山《作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B·V·劳森《痴迷》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田咏美《经历过晚年的孩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尤里·纳吉宾《冬天的橡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赫尔曼·黑塞《水彩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花园茶会》阅读练习及答案
冰心《记萨镇冰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揭方晓《酒监王伯杨》阅读练习及答案
《奇医·奇方》阅读练习及答案
纳博科夫《木精灵》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昊《我的英雄》阅读练习及答案
草明《秦垄的老妇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凤雄《私塾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霍桑《威克菲尔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狄更斯《难忘的生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安德烈·马卡罗夫《姑妈的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威廉·福克纳《烧马棚》阅读练习及答案
保罗·拉斯科《火灾》阅读练习及答案
约翰·高尔斯华绥《时代变迁》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列克谢耶维奇《写在门上的一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