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届天河区2022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2-25 |
语 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原始时期,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照明便有了需求。近年来,全国各地出土的考古成果中不乏当时人们使用的照明灯具。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灯具不光造型精关,还别具节能智慧,中国古人的节能环保意识可见一斑。 由于用普通的生活器皿做灯具浪费燃油,古人遂将其或加高底座,增加光照范围;或增加通风管道,让燃烧更充分;或上面加盖,减少油料损耗,于是诞生了不再他用的专业灯具。 从战国到秦汉时期,铜灯在上层社会中很流行。铜灯的推广和使用让夜晚变得前所未有的明亮,但是,长时间燃灯会导致房间空气质量下降。于是,人们开始制作可以减少烟雾的“环保灯”。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里出土的雁鱼灯正是这样一种“环保灯”。据《文物》记载:“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将烟尘吸入雁的肚里让水溶解,净化空气,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因此,这也说明中国古代人就有环境保护意识。” 雁鱼灯不仅环保,还可调节光亮度,且能充分利用燃料。从另外的角度说,这也是一种节能灯。但古代真正的节能灯,则是在“省油灯”发明之后出现。 所谓“省油灯”其实就是秦汉后在平民社会广泛流行的陶瓷灯,这种灯体是夹层,故古人又称之为“夹灯盏”。史学界一般认为,“省油灯”是唐宋时期开始使用的。夹灯盏的节能原理,就是降低灯具使用时整个灯体的温度,减少燃油的损耗和挥发,相比昂贵的铜灯,这种简单廉价的夹灯盏更受欢迎。所以,一经发明,首先就在用灯时间最多的文人学子中间流行开来。 (摘编自李立《令人叹奇的古代节能智慧》) | |
| 标题: |
广东省广州市届天河区2022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
| 文件大小: |
17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