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部编版九年级下《海燕》课文知识点梳理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4-25


4.《海燕》
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校正读音:
高傲(ào)  呻吟(yín)    翡翠(fěi) 一步   
掠起(1uè)    困乏(fá)    蜿蜒(wān yán)
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精灵:指民间传说中的恶魔鬼怪。在古代东方某些地方的神话传说中,精灵常指反抗上天统治者的“恶魔”。这里是指海燕英勇、机智的反抗精神。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课文比喻海浪。
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
号叫:这里形容海燕的极度欢乐。 
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预言家:预先说出将来要发生的事情的人。  
困乏:疲乏。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②概括大意:
(1—6节)暴风雨孕育之际海上景象
(7—11节)暴风雨迫近之时海上景致
(12—16节)暴风雨来临之前海上景观

③课文理解
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全文着重描绘了三幅图画。三幅图画就是全文的三段。第一段写海燕对暴风雨到来的渴望;第二段写海燕为暴风雨迫近而欢乐,而号叫;第三段,写海燕在暴风雨就要来临时发出了胜利的预言。全篇在内容结构上层层推进,前后呼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海燕也被安排在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的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海燕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海燕的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

第一幅画面中海上景象怎样?海燕表现如何?
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说明一场暴风雨正在孕育。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表现了海燕渴望暴风雨到来的快乐心情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其它海鸟表现怎样?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刻划这些海鸟?这样写有何作用?
海鸥在飞窜,十分恐惧;海鸭在呻吟,吓得掩藏了起来;企鹅非常胆怯,躲藏在悬崖底下。用了呻吟、飞窜、恐惧、掩藏;呻吟、吓坏;胆怯、躲藏等词不达意语来刻划那些海鸟,通过对比,突出海燕勇敢搏击、藐视恶劣环境的英雄气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鲜明。

作者为什么在对三种海鸟作了无情的揭露后,又转换语气热情赞扬海燕?
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与开头呼应,可以让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个是承上启下,原来大海苍茫一片,这时已经“泛起白沫”,由于背景的变化,画面也就变化了,这样很自然地进入了第二段。

第二幅画面中海上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雷声轰响、狂风肆虐,把波浪抱起,甩到悬崖上,摔成尘雾和碎末。大海呢,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波浪还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
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俄国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反动势力猖獗,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激烈。特别在第8节作者在写狂风与巨浪搏斗时,用了“紧紧”、“恶狠狠地”、“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等词句,进一步说明当时革命与反革命斗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但是,尽管反动势力猖狂一时,敏感的精灵——海燕已听出了它们的“困乏”。这告诉我们革命正在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转化。

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怎样?
海燕不畏强暴,它飞舞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面对猖狂的反动势力充满信心地大笑,还大声号叫,它为暴风雨的迫近而欢乐,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革命是必胜的。
作者用了“敏感的精灵”、“早就听出”、“深信”等词语来描写海燕,不仅使我们从外在形象上了解了海燕,而且使我们从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感受到了海燕这一形象的高大、可敬。

第三幅画面海景有什么变化?海燕表现怎样?
这是一幅暴风雨就要来临的图景,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乌云象火焰,闪电象火蛇,而大海呢?勇敢迎战,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并且越战越勇,终于怒吼了。这一切说明,革命的形势迅猛发展,一切反动势力终于陷落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这里从“狂风怒吼”到“大海怒吼”,既表明了斗争的激烈残酷,又说明了革命发展的趋势,预示着旧世界必将被人民摧毁,新纪元必将由人民来开拓。
在这幅图画里作者让我们先闻其声,后见其形,最后再闻其声。这里着重写了海燕的叫喊,三次出现“暴风雨”,一是说明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号召人民要迎接暴风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二是表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表现了人民对沙皇反动政府的强烈仇恨,迫切地要求推翻沙皇政府。三是加强了文章的气势,表明人民群众一旦起来以后,其势如急风暴雨,锐不可当,从而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的力量。

在文章的结尾,海燕为什么像“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为什么海燕对暴风雨充满了渴望?海燕的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等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等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来表现这只海燕的?
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形象。
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21页)2
高尔基《海燕》思维导图(5张)
高尔基《海燕》课后测试题
高尔基《海燕》知识点
高尔基《海燕》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高尔基《海燕》练习题2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21页)2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14页)
郑振铎《海燕》高尔基《海燕》对比阅读练习
高尔基《海燕》学案5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25页)2
高尔基《海燕》pptx课件(57页)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49页)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40页)2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10页)
高尔基《海燕》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25页)
高尔基《海燕》检测题
高尔基《海燕》说课稿3
高尔基《海燕》导学案3
高尔基《海燕》仿写作文:海燕的宣言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39页)
高尔基《海燕》学案4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27页)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38页)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24页)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17
高尔基《海燕》教学设计19
高尔基《海燕》学案2
高尔基《海燕》教案17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13
高尔基《海燕》教案16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12
高尔基《海燕》ppt课件11
高尔基《海燕》说课稿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