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 >>
《历史叙事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起》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2-16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①中国传统叙事源远流长,但叙事统治地位长期被历史叙事所占领,历史过于发达,阻碍了文学叙事的展开。如果说西方有《荷马史诗》那样的宏大叙事,其性质为文学;那么中国只有《左传》《史记》的宏大篇章,其性质为历史。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西小说不同的文体发生机制形成了。在西方,欧洲近代小说的产生,源于“史诗的广阔的背景、巨大的规模、复杂而精巧的结构、叙述重大事件的能力;戏剧对场景的分割、设置、对话;历史散文对散文语言的锤炼;传奇中引人入胜的情节等”。
②在中国,小说文体的产生,有另外一套机制。在小说文体产生的早期或“前小说”时代,历史文体对小说的影响大大超过文学文体本身。董乃斌说:“中国的古史著作是后世小说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寄生地,小说的原始胚基,就附着在古史著作身上。”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如杨义认为“从文体发生学的角度看,中国古典小说存在‘多祖现象’,然而‘多祖’所遗传的基因,从小说艺术构成形态着眼,则是多重文化和文体因素的共构”。尽管已经有了多种不同研究结论的存在,但仍可看到,研究者们对中西小说文体发生大轮廓的总体认识却是相对一致的,即西方小说是文学的产物,而中国小说是历史的产物。
③若以上推论成立,在考察中国小说的文体发生时,就不免会有一个疑问:既然中国的历史叙事在《左传》《史记》的时代就已经发展到那样高的水平,为何小说叙事却迟至唐代中叶才走向成熟?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历史叙事并不能完全代替小说叙事,必须有待其他因素的介入,才促使小说叙事从历史叙事中分离出来,走向自身的独立。而小说叙事的独立,也就是小说文体的独立。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其他因素”,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与远古历史叙事共生并存的神话或子书,也不是文学内部其他文体的发展,而是一种富有威势与成效的外来因素。
④当中国文明发展到唐代文化的鼎盛时期,作为小说叙事“多祖”因素的神话、子书叙事都已渐渐退隐幕后,蓬勃生长起来的是六朝以来的宗教叙事,尤其是佛教叙事。宗教叙事带来了与历史叙事完全不同的叙事形态,尤其是对叙事虚实观念的冲击,结束了《左传》《史记》以来的历史叙事黄金时代。而小说作为一种以“虛构散文故事”为特征的文学文体,就在历史叙事与宗教叙事的互动中产生了。
(摘編自韩云波《历史叙事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的传统叙事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使得中国的小说叙事到唐代中叶才走向成熟。
B.历史文体对小说的影响远胜文学文体本身,历史叙事在春秋时就已达到很高水平。
C.中国小说文体的最终独立是靠着历史叙事与富有威势和成效的外来因素的互动。
D.西方的《荷马史诗》和中国的《左传》《史记》,造就了中西方小说不同的文体发生机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通过对比中西小说文体发生机制的不同,突出了宗教叙事与中国小说兴起的密切关系。
B.文章论证中国的小说叙事最终得以成熟的原因,是以史实作为支撑和依据的。
C.通过论证中国小说的兴起、其叙事的成熟及其文体的独立,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D.文章引用不同学者对小说起源的看法,是为了指出他们在总体上有相对一致的认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史诗、戏剧、传奇都可推动小说文体的产生,可见不同的文学文体间是存在一定共通性的。
B.如果宗教叙事早在唐代之前就能出现,那么中国的小说将会早于西方小说产生并成熟。
C.神话、子书都有成为中国小说“始祖”的可能,足见对文体起源的考察不可过于简单化。
D.如果不能处理好虚构与现实的关系,小说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其作为文学文体的特色。
 
 
答案:
1.(3分)C   解析:A项,偷换概念,根据原文“中国传统叙事源远流长,但叙事统治地位长期被历史叙事所占领,历史过于发达,阻碍了文学叙事的展开”可知,“使得中国的小说叙事到唐代中叶才走向成熟”的原因应该是“中国叙事的统治地位长期被历史叙事占领”。“历史叙事”与“传统叙事”不是同一个事物。B项,范围不清,原文说“在小说文体产生的早期或‘前小说’时代,历史文体对小说的影响大大超过文学文体本身”。D项,强加因果,原文是“如果说西方有《荷马史诗》那样的宏大叙事,其性质为文学;那么中国只有《左传》《史记》的宏大篇章,其性质为历史。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西小说不同的文体发生机制形成了”,并不是说“西方的《荷马史诗》和中国的《左传》《史记》,造就了中西方小说不同的文体发生机制”。故选C。
2.(3分)A   解析:A项,文章通过对比中西小说文体发生机制的不同,突出的是历史叙事与中国小说兴起的密切关系,而不是宗教叙事与中国小说兴起的密切关系。
3.(3分)B   解析:B项,据原文“蓬勃生长起来的是六朝以来的宗教叙事”,足见宗教叙事本就是在唐代之前出现的。而宗教叙事何时出现,并不能确定中国的小说与西方小说谁先产生和成熟,属于无中生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华尚食之道里,自有一个民族坚韧的初心》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鲁迅的浙东脾气》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似性与网络社区融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声音会被模仿,声纹还可靠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作之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上海市高考题)
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
《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中国目录学史>导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阅读练习及答案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涌流和学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态文学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时中《人生意义何处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青春心态:“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素描》阅读练习及答案
哈金《小说中的细节》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述文阅读之祠堂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庚《青与绿》阅读练习及答案
骆玉明《孔子赞赏的中庸》阅读练习及答案
《科学只是另一种神话么》阅读练习及答案
《艺术品的本质》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岂有哑巴缪斯》阅读练习及答案
《什么是好的童年书写?》阅读练习及答案
吴智勇《史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为事件的舞蹈》阅读练习及答案
《互融:中西园林的趋势》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开岭《对悲剧的深沉纪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冰《散文的情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健《无情不作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礼仪与国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微时代彪悍登场,无微不至还是集体迷失?》阅读练习及答案
费孝通《系维着私人的道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明的调停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定位》阅读练习及答案
《“浅阅读”的危险》阅读练习及答案
奥巴马演讲稿《我们为什么要上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丧葬礼制》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上海市高考题)
《谈谈<古文观止>》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I卷高考题)
《回到古代住旅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天津市高考题)
《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卷高考题)
《“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
《文心玩趣话“文玩”》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