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现代文阅读 >>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养之中》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青海省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7-03 出处:2019年青海省中考题


(二)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13分)
①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养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青海地处祖国西北内陆,这里高寒缺氧,本来是一个不产茶的省份,而从青海穿境而过的茶马古道却使饮茶之风在这里盛行,千年不衰,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茶文化。
②被誉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的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位于日月山下。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春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也成为了茶马古道在青藏线上的重要的茶马交易场所。
③熬茶,是青海人用茯茶来熬制的茶,深红色,有油脂状感觉,暖融融,还有点成和花椒味。主料,首先为茶叶,讲究用色泽黄褐,香气纯正,浓醇带涩,茶中闪烁金黄色雪花的紧压茶,也就是热性茶。有两种颇受河渔人的喜爱:一种是松州茶,是四川松落地区出产的大叶散茶:另一大宗是获砖茶,其中又以湖南益阳所产的茯茶最受欢迎。其次为盐、鲜奶、大红枣、荆芥、杏仁、核桃仁等。调料有苹果、姜皮、花椒等等。
④此类茶的制作很别致,不像通常的饮茶那样用沸水冲泡,而是先用石白将茶捣碎,然后将其放入粗陶罐中煮饮,故又称之为“罐罐茶”。罐是用陶土烧制而成,表面黑粗且疙疙瘩瘩,极为土气。茶杯小了,不易散味,能保醇香。明代冯可宾《茶笺》道:茶壶以小为责,每宾壶一把,任其自酌自饮为得趣。
⑤熬时先将茯砖茶放入罐中,沏入开水,然后放到旺火上熬成褐红色的茶汁。对于注重茶道和茶艺的人来说,在泡汁而饮的茶中加入食盐或调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这种饮茶方法,却是古色古香的“茶”。
⑥在熬好的茶里适量加一撮盐。因为茶的味是香的,而盐恰恰起了调味的作用。在茶里加入荆养,同时加入苹果、姜皮、花椒等调料,使香气更浓,这样煮出的茶,广泛应用于日常饮用和待客之中,因其在茶中没有调入牛奶,故又称之为“清茶”,相反如果在熬茶时调入鲜牛奶,则称之为“奶茶”。这种茶,甜中带成,浓而不腻,是促进食物消化的好饮料。
⑦从医学角度来说,茯茶还有去油脂油腻、降血压血脂、生津止渴解酒等作用,有降糖和抗衰老等功效。在青海,与当地人一起喝茶时,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这茶就是久负盛名的茯茶。
24.从全文来看,选文的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运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5.选文第③段划横线的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选文第①段说“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句中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选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熬茶文化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结合选文内容,为本文拟写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24.【答案】总—分式    逻辑顺序
【解析】文章第①段总写了茶马古道使青海边区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然后以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为例,从文化交融和熬茶的配料、制作过程、泡制方法、用途与功效等方面加以具体论述,这是总分式的结构形式,属于逻辑顺序。
【考点】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25.【答案】分类别。说明了颇受河湟人喜爱的两种茶,使说明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由“有两种……一种是……另一大宗是……”可知,画线句子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颇受河湟人喜,爱的两种茶。
【考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6.【答案】不能。“之一”表明“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中的一条,并不排除其,他的文明文化传播途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解析】先表明观点:不能删去。然后解释“之一”在句中的含义,即“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中的一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把“之一”删去,所表述内容的意思就会过于绝对,不合实际。
【考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7.【答案】从熬茶的配料、制作过程、泡制方法、用途与功效等方面作了介绍。
【解析】先将答题区间定位于第③至⑦段,然后结合关键词语“主料”“调料”“制作”“泡汁而饮”“作用”“功效”等概括归纳即可。
28.【答案】(独具特色的)青海熬茶文化
【解析】阅读全文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青海独特的熬茶文化,用此作标题即可概括全文内容。
出处2019年青海省中考题资料
1 2019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秋瑾《满江红》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青海省中考题)
3 《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青海省中考题)
4 《怀疑与学问》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青海省中考题)
5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养之中》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青海省中考题)
6 2019年青海省中考作文题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考复习试题汇编:非连阅读
《信息和情感不可混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向贤彪《一起做“读书种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高中小说结尾的作用
2022年济南市中考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16个常考题及答题模板
高中小说答题模板
王俊《书房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题)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指导
说明文知识点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ppt课件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记叙文阅读《烟火里的疼爱》阅读练习及答案
叙述表达方式术语大全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之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激发古典诗词的时代魅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顺义区中考一模)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资料: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十种命题陷阱
散文的阅读技巧
小说阅读题(2份)
文学类文本新型题型练习
常龙云《高山远鼓》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
任愚颖《为祖国河山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海淀中考一模)
2022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之散文专练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小说环境描写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散文行文结构题解题
新高考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早撒谎的孩子可能更聪明》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复习教案: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必备知识梳理(均对应河北省)
中考复习专题:记叙文考点对应知识点(里面的年份均照应河北省)
高三散文复习知识总结
高考小说鉴赏人物形象常用术语
贺铭华《假如人生没有磨难》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祝融号”火星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红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马晓红《尖山梁的月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