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江西省 >>
江西省宜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11-09


  
江西省宜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唐人崔护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诗。该诗好就在有感而发、清丽自然,昔时“人面”虽美,却未眩惑、沉溺其中;今日佳人难再得,也不至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是怅惘,可谓“哀而不伤”。兴起兴尽、抚今追昔之间,隐含了中国诗学中一个颇为精妙的传统——感兴。
“感”,“动人心也”;“兴”是“起情”,“有感之辞”“托事于物”。但凡人对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等有所感触,情动于中,诉诸文辞,皆是“感兴”。“感兴”的道理并不艰深古奥。说它精妙,是因为感兴的诗学是对生活中点滴兴会、感动的记录,并不期待对历史、人生和社会作出多么宏大、深刻的诠释,没有多么丰沛深厚的历史底蕴、宽广沉重的悲悯情怀、费解难懂的哲理玄思,也不追求文辞的雕缛和用典等形式技巧,但它却具有某种天然、素朴的情感力量和艺术魅力,引人反复咀嚼、悉心品味。就像这句“桃花依旧笑春风”,惹得千载而下的读者为之怦然心动。“兴”虽起而有节、“情”虽动而无伤大雅,所以不忍释卷,只能陪他一起怅然若失。说到底,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过于执着,未免心为物役、堕入悲苦;看得太透,则又会寡淡枯寂、了无生趣。真正的趣味,只在于洞明世态、练达人情,在痴迷其中与冷眼旁观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度”。面对这个“度”,语言虽常有力不从心的无奈,没有办法也不可能直接描述它的刻度,却可借由一个个场景、情态的呈现,一次次兴会、感悟的传达,让人灵犀一动,心领神会。因而,在感性的诗学、感性的作品里,题材只是题材、抓手,通常不具备“主题”的宏大意味和“思想”的完整性、一贯性,如果非得给它冠以一个明确的主题,恐怕只能用“生活”这样一个意义繁复丰饶的概念了。
就古代而言,感兴的诗学传统蔚为大观,甚至有人将其称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于近现代而言,因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激烈动荡,加之西方诗学理论、文学观念的融入,凡此种种宏大历史命题统摄下的诗学主流,莫不汲汲于国家、民族、社会、历史等宏大主题的反思与重塑,其间人性、审美等超越庸常日用的抽象观念也成为权衡文学、艺术的重要尺度。感兴的诗学传统虽不绝如缕,却也无从伸张。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个具有“现代”品质的国家、社会和个体生活局面初具规模,生活与历史间的紧张、矛盾得以消解。一种“生活现代性”崛起的历史形态中,感兴的诗学才重见天日,于是我们看到了“前生代”作家创作的转变,也感受到“新生代”“晚生代”创作不同以往、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诗歌,明确呈现出一种拥抱生活、体味生活、吟咏生活的创作动向。这些作品有赞美、有质疑、有拥抱,也有反抗,但都在“我始终跑不出自己的生活”之大前提下,或是在商品的包围中“灵魂再度受洗”,或是感喟“缓慢的打工生活”。
或许新世纪诗歌所根植的现代性生活形态较之传统而言已然翻天覆地,但其在生活中感兴,借诗遣怀,试图以审美的方式理解和诠释生活本身的诗学意图,却是一以贯之的。甚至可以说,新世纪的中国诗学,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称之为“感兴的诗学”之复兴。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6年10月10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性的诗学作品是对生活中点滴兴会、感动的记录,虽不追求文辞的雕缛和用典等形式技巧,但它却具有某种天然、素朴的情感力量和艺术魅力。
B. 感性的诗学作品不要求对历史、人生和社会作出宏大、深刻的诠释,因而作品也就不涉及历史底蕴、悲悯情怀、哲理玄思等思想内容。
C. 感兴的诗学作品“兴”虽起而有节、“情”虽动而无伤大雅,既不为物欲、堕入悲苦,又不寡淡枯寂、了无生趣,体现了一种生活的智慧。
D. 感兴的诗学作品突破语言自身的拘谨,借由一个个场景、情态的呈现,一次次兴会、感悟的传达,让人灵犀一动,心领神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引用崔护的一首绝妙好诗,点出了本文的论证话题——感性的诗学传统。
B. 文章第二自然段通过分析论证,重点阐释了感性的诗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主要特点。
C. 文章第三自然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出了感性的诗学传统的发展脉络。
D. 文章最后结合新世纪的中国诗学现状强调了感性的诗学传统是历代一以贯之的主流。

标题: 江西省宜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文件大小: 25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全国乙卷)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乙卷)
2022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八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新八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2022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测试卷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九江市2022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2022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2022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江西省上饶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九江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八校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九江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省202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九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九江市2021年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红色七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六校2021届高三年级1月份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临川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1届江西省临川市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宜春市2020届高三初模考试语文试卷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逐题详解
2020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2020年高三下学期周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红色七校2020届高三5月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三)
赣粤湘三省六校2020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九江市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0届高三下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四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宜春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