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小学说课稿 >>
《竹颂》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1-06


                 《竹颂》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大兴中心校的于彩辉,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单元中拓展阅读部分的第一篇课文《竹颂》。
      首先,我将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第八单元以“岁寒三友”为主题,选编了六篇介绍松、竹、梅的名家名篇。虽然六篇课文题材各异,笔法不拘一格,但都是在赞美 “松、竹、梅”坚强不屈、豁达乐观、超凡脱俗、气节崇高的内在品质。《竹颂》是我国当代作家管桦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从竹的生长、气节、态度等多方面着手,运用拟人、比喻、排比、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写尽了劲竹坚毅顽强的品格,质朴清新的本质。本册教材的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指出:“‘略读’的意思不是 ‘可以略去不读’,而是培养学生迅速捕捉课文主要信息的能力。”因此,本篇课文是完成“课程标准”中“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等学段目标的好时机。
在与班级46名同学共同学习生活三个多月后,我感觉我的孩子们踏实努力、思维敏捷,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能在课外主动查找资料,进行拓展性学习。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不能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语言表达能力、文字感悟能力尚有欠缺。同时因为缺乏挫折性生活经验,所以在理解寓意深刻的文章时存在一定困难。而本文词句优美,写法多样,主题明确,蕴含着丰富的语文信息,正是针对我班学生的弱项加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好时机。
    在第一次设计教学方案时,我看到本册教材的编写说明上提示:拓展阅读中的课文可以精读,也可以略读。因此我选择利用两课时对本课进行“精读”,主要引导学生从劲竹的“形”入手,结合与劲竹有关的大量的课外资料和自己生活实际进行感悟,来品读劲竹的“神”。但是,事与愿违,课堂上,虽然我努力地深挖竹子的外形与精神的联系,不遗余力地提供了大量的与劲竹有关的典故、传说,但是,多数孩子们似乎还是一头雾水,我失落万分。幸好在评课的时候,教研组的同事和教导处领导帮助我一起分析,指出我对教材的分析过于“个性化”,在第三自然段的分析中舍弃“对比”,深挖“形神”很是牵强。我认真反思后感觉的确如此。于是,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根据《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目标、教材内容和班级学生情况,将本课教学仍设定为一课时完成的略读课文,并重新设定了教学目标。在保留原目标中的“能预习课文,搜集相关材料,在阅读中积累新词”“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将第一次目标设计中的“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物体,抓住特点描摹竹子‘形’和‘神’的方法;充分体会文章寓意。”改为“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学习排比、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设定为“通过品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在赞美具有劲竹品质的人。”教学难点设定为“继续练习多渠道搜集、检索相关信息,帮助理解文章内涵。”为了完成这些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激发期待、据题质疑、点拨导读、范读领诵”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选择“自读自悟、交流探究”的学习方法完成本课的学习。
在教学流程的预设上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一、欣赏引路,激发期待
    上课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分析重点词“颂”,猜测写作内容,揭示作者“意在赞竹”的写作目的。
接着,我将用课件出示不同季节、不同数量、不同生长时期的竹子图片;出示历代文人带有题画诗的墨竹图,配以激qing讲解,让学生了解竹子以它虚心进取、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情操与美德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后,引导学生背诵本单元郑燮的《墨竹图题诗》。随后与学生分享古人赞美劲竹的诗句,再出示管桦的墨竹图,简介其人其画特点,引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据题质疑,提出目标
    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两个问题,引出学习重点。
问题一是: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哪个字突出竹子的“精神气魂”?学习第一自然段时主要从“劲”字突破:因为全文都是在围绕这个“劲”高度概括出竹子的特点——坚强有力,为下文写竹子的品格奠定了基础,也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热爱。
    问题二是: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在写作者自己乐于画竹,这是什么写作手法?两段的表达重点有哪些不同?第一自然段是说作者喜欢画坚强有力的竹子;第五自然段写作者不但爱画竹,更希望竹子的情操和美德能潜藏在自己生命的深处。
那么,翠绿的竹子到底具有怎样的情操和美德,以至于作者竟然要将其潜藏到生命的深处呢?就让我们静静地默读课文,从二、三、四自然段中寻找答案吧。
三、导读品悟、合作探究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出示阅读提示,请学生先轻声读读阅读提示,再根据阅读提示,先自己完成,再在小组里交流。
六年级学生自学能力较强,课前又已经进行了预习。因此,在学生默读课文的同时,我用课件直接出示一些预设生词及其读音,让有需要的学生随时自学,也不再耗费时间进行检查。小组交流完毕,请3名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按每人一个自然段的顺序轮读二、三、四自然段,教师评价的标准是:是否正确、流利。同时交流自然段段意。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竹子的“劲”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先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①竹子的“劲”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呢?②你读出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我会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以下句子进行体会:
      第一句引导学生体会劲竹之“劲”表现在它顽强的生命力。第二句体会它具有虚心有节的情操;第三句体会劲竹纯洁质朴的特点;第四句体会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劲竹独有的坚韧顽强的品格。以上四句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练读,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情达意,体会作者惊讶、感叹、歌颂、赞美的思想感情。同时,在理解这些句子的时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引入自然常识“竹子的生长速度有多快”、民间俗语“人贵有志,竹贵有节”以及“湘妃竹的传说”等课外相关信息,让学生体会相关信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涵,体会多途径地学习会有更大的收获。
在理解第三自然段后四句话时,我利用投影,用不同颜色分别显示表示地点、环境、动作、季节特征的词语,用以引导学生体会劲竹所具有的坚韧顽强、不畏困难、无私奉献的品质。
      在学生已经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将引读此段课文,以其达到编者、教者、学者三心合一。并在小结之后,为学生配乐,集体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内容浅显,我将引导学生主要围绕“竹子对作者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进行理解,理解重点句子中“尘埃”指的是什么?是什么扫掉他的尘埃?从而理解竹子的这种美好的品格给作者带来了精神慰藉。
四、回顾反思,扩大视野
      在我第一次上这一课的时候,此环节的设计是“谈收获”和“合作练笔”——给《墨竹图》拟写题词。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我将从体会写作手法入手,进行积累词句,感悟写法训练。
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1、浏览整篇文章,作者用得最多的是哪个字?用“你”这个称呼有什么好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借赞美竹子,也赞美了具有高风亮节的人,从而感知文章借物喻人写法的好处。
      2、除了拟人这种修辞手法,你知道本文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简介明了,比我上节课纷繁复杂的“形神”归纳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感悟寓意,体会写法。
感谢各位领导能给我这次学习锻炼的机会,我的说课到此结束,真诚地请各位评委给与批评指正,谢谢,再见。
                            竹      颂
                                          管  桦
                外形——坚毅顽强
                生长——纯洁质朴          潜藏在生命深处
                气度——虚心有节    (拟人、对比、排比、暗喻)
                美德——无私奉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竹颂》ppt课件3
《竹颂》课文原文阅读
《我必须去》说课稿
《小鱼的梦》说课稿
《陈毅探母》说课稿
《端午粽》说课稿
《南极风光》说课稿
《别人的妈妈》说课稿
《家是什么》说课稿
《聪明的牧童》说课稿
《打碗碗花》说课稿
《矛与盾》说课稿
《永生的眼睛》说课稿
《捞铁牛》说课稿
《理想的翅膀》说课稿
《高山流水》说课稿
《池塘边的叫声》说课稿
《荷叶圆圆》说课稿2
《荷叶圆圆》说课稿
《棉花姑娘》说课稿2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2
《咕咚》说课稿
《编写故事》说课稿
《修改我的习作,换个方式表达》说课稿
《动物王国开大会》说课稿
《歌声》说课稿
《太阳的话》说课稿
《蜘蛛开店》说课稿
《军需处长》说课稿
《明天要远足》说课稿
《小蜗牛》说课稿
《太阳的颜色》说课稿
《竹颂》ppt课件2
《竹颂》ppt课件1
《竹颂》教学设计2
《竹颂》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