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6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卷(二)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4-07 |
陕西省2016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语文试卷 第1卷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关学'的精神 “关学”指“关中之学”,一般特指宋明儒学在今陕西关中地区的发展。不容忽视的是,关学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宋代道学主流的“濂、洛、关、闽”,其中的关学就是专指北宋时期的关学。一般认为,北宋中期的张载及其思想是关学的代表形态。张载讲学时便常常谈及“关中学者”,他与河南的“二程”论学,多介绍关中学者的看法。“二程”自视甚高,但对关中学者很为推重。“二程”盛赞张载的《西铭》,说“须得子厚(张载字)如此笔力,他人无缘作得!”意思也是说只有关中学者的刚健力量才能作出《西铭》这样的大作品。 《宋元学案》序录说“关学之盛,不下洛学”,这是指北宋中后期。又说永嘉诸子“兼传关学”,这是讲南宋时关学仍有传承之绪。《明儒学案·三原学案》也用“关学”之称,以描述明代关中之学。关中是地域观念,故关学的说法表达了重视地域地理的因素。关学的特点,黄宗羲曾说“关学世有渊源,皆以躬行礼教为本”,而这一特点人们多认为与关中“风土之厚”有关,古代研究关学的学者认为,“关中之地,土厚水深,其人厚重质直,而其士风亦多尚气节而劲廉耻”。 半个世纪以来,对关学的了解,往往从“以气为本,以礼为教”去突出其特点。这种理解突出躬行实践,但忽略了价值和境界。其实,更重要的可能还是要从“横渠四句”和横渠《西铭》去了解张载和关学的精神及其贡献。换句话说,对张载或关学的认识决不能离开对宋代儒学主流,对宋代道学总体的认识和评价。按照“二程’’说法,《西铭》是北宋道学最重要的文献,代表了道学最高的精神追求。而被冯友兰称为“横渠四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显示了儒家的广阔胸怀,即为世界确立文化价值、为人民确保生活幸福、传承文明创造的成果、开辟永久和平的社会愿景。《西铭》是哲学的、伦理的,“四句”更是社会的、价值的,二者有不同侧重。“四句”突出了道学的价值理想,《西铭》指引出道学的宇宙意识,而张载的思想整体是把高天和厚土结合一起,项天立地、天人合一,故“横渠四句”和横渠《西铭》是关学对宋明儒学主流精神与核心价值的主要贡献。“四句”的意义在宋代还不甚突出,但在明代以后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其影响直至当代中国,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志向和心胸。在这个意义上说,“横渠四句”和横渠《西铭》构成了关学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突出贡献。 《宋元学案·横渠学案》说张载“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的,以礼为体,以孔孟为极……循古礼为倡……于是关中风俗一变而至于古”。又说“关中学者郁兴,得与洛学争先'。“关中学者躬行之多,与洛人并”。可见当时多以关学、洛学并提。“二程”当时亦称关中学者为“关中诸公”“陕西诸公”。在宋代, | |
| 标题: |
陕西省2016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卷(二) |
| 文件大小: |
24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