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 卷面5分,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依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10分)
狂lán( ) 屏( ) 障 哺( )育 诗意盎( )然 gěng( )咽
qí( )岖 阻yì( ) 炽( )痛 háo( )鸣 qìn( )凉如水
2、解释词语(12分)
(1)炽痛:
(2)污秽:
(3)谰语:
(4)亘古:
3、文学常识(8分)
(1)《黄河颂》选自组诗《 》,( )做的词,( )作曲。
(2)《失根的兰花》体裁( ),作者( )。
(3)《土地的誓言》作者( ),原名( ),辽宁( )家。
4、默写。(15分)
(1)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 , .
(2)全诗中最富有喜剧色彩的句子 , : , 。
⑵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 , .
⑶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4)出自《木兰诗》的一个成语是 .
(5)《黄河颂》中俯瞰全景式总写的诗句是 。近镜头特写的诗句是 。
(6)请写出一句爱国的名言或诗句
(7)请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一句
5、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例句: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 比较阅读(29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题目。 [甲]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乙]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甲][乙]两段都以战争为背景,它们的主题是( )(4分) A.[甲]段是爱国,[乙]段是反战。 B.[甲]段是反战,[乙]段是爱国。 C.[甲][乙]两段都是爱国。 D.[甲][乙]两段都是反战。 2.[甲]段写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新的字帖上都是“法兰西”“阿尔萨斯”的圆体字,其目的是要从侧面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其含意既是指老妇人对 ________________ 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 __________ 。(6分) 3.[甲]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请摘取一例,并简要说明其作用。(6分) 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乙]段对老妇人身体状况的描写用了一个短语,请找出来,说说这样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4分)
短语: __________________ 。揭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甲]段中“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6.[乙]段的结尾写“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结合上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7分) 永远的蝴蝶 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滑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象一只夜晚的蝴蝶。虽然是春天,好象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了,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 1.小说多次写到“雨”,这“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至少答出两点)(4分)
2.“我”为什么把樱子比做“蝴蝶”?(5分)
3.小说直到作品的结尾处才告诉读者信的内容,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4分)
4.对该小说的分析鉴赏有错的两项是(4分)( ) A.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作用是显示“我”的思绪的流程和层次。 B.小说两次写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突出了樱子美丽清纯的形象,也表达了“我”对樱子永不磨灭的爱。 C.文中最能够表露“我”的悔恨的一句话是“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D.造成樱子车祸的原因是因为“我”只带了一把伞;如果“我”带了两把伞,“我”和樱子一起去寄信,樱子就不会发生车祸了。所以对樱子的死,“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的心里也就特别的难受。 E.“虽然是春天,好象已是秋深了”,表现了“我”在失去樱子以后的悲痛欲绝,“我”的感觉似乎也已发生了错乱。 F.该小说的故事情节极其简单,但由于作者善于谋篇布局,匠心独运,从而使小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参考答案: 1.C 2.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 战争杀害了三个孩子 控诉 3.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精心安排,目的是要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小弗郎士领悟了老师的意图,所以说“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飘扬。” 4.瘦弱而多病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5.小弗郎士从鸽子的叫声中产生联想,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蕴含了强烈的憎恨之情,是他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 6.人们对老妇人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与理解,思索着战争带来的不幸。
[参考答案] 1.雨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雨是悲剧的起因;雨是泪水和痛苦的象征;雨使全文笼罩阴冷凄凉的氛围。 2. 把樱子比喻成蝴蝶,一是蝴蝶是美的象征,樱子长得像蝴蝶一样的美;二是樱子的生命像蝴蝶那么短暂,蝴蝶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它将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3. 加重了作品的悲剧色彩,使人哀痛欲绝。 4. D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