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教案6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2-17


    28、古文二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课文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讲述课文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读读讲讲,让学生上台讲解,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讲述,训练口语表达能力;教育学生重诺守信,养成诚信的良好的品质;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勤思好学,大胆质疑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重点的字词义,积累字词。

    2、体会两则短文的主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设置情境:老师向学生借一笔钱,问需不需要打一个借条。

    师:在现今社会,借贷巨款,即使是再要好的朋友,都会签合同或立字据以防不测,但是在我国古代,就有一个叫蔡勉旃的人,他的一个好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却没有立下任何的字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二、感知课文
    1、提问学生:请同学们进行第一遍阅读,快速的默读课文,并借助字典为生字词注音。
    稍后老师利用幻灯片归纳字音并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2、提问学生:请同学们进行第二遍阅读,大声的朗读课文后,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遇到疑难问题先与讨论小组讨论,如果不能解决就举手与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商讨解决。稍后老师利用幻灯片归纳字词积累。
    3、提问学生:请一个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进行第三遍阅读。在他读的时候,请同学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解析课文
    1、提问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蔡勉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重诺责,敦风义”)
    2、提问学生:本文是如何体现蔡勉旃“重诺责,敦风义”的呢? 
    (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友人“寄千金,不立券
    重诺责 (侧面烘托)
    敦风义 言:“券在心、不在纸”
    行: “召其子至,归之”
    “卒辇而致之”
    (正面描写)

四、探究主题
    1、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
    2、师: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事例?谈谈你对这些事例的看法。
    3、在现实社会,“不立券”的做法值不值得提倡?
    4、老师小结:(略)

五、作业
    1、仿写句子
    诚信是为人处事之根本
    诚信是______________
    2、课下你能搜集一些有关金钱、诚信的故事、成语、名言警句吗?

    3、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敦风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千金寄之______________ 

    (3)且父未尝语我______________ (4)卒辇而致之______________ 
    (5)先生是年乃能言____________ (6)就傅读书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重责诺,敦风义。 

    (2)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3)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5、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对此有何看法? 
    6、请写出关于“诚信”的名言,不少于三句。 
    7、阅读理解 
    再读《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完成下面各题。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勉旃的绝对信任? 
    (2)蔡勉旃如果贪了友人银子,友人的儿子会不会知道?为什么? 
    (3)文章题目是“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哪里体现了“坚”字? 

    (4)蔡勉旃召友人之子,准备将银子还给他时,友人之子“愕然不受”。这表现了友人之子什么样的心理?这对表现蔡勉旃有何作用?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可见一个人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但要爱读书,读好书,还要善于读书,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辨伪去妄,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我国清代的戴震就是不迷信书上已有的定论,敢于向权威挑战,成为了著名的思想家、学者。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时的戴震读书塾时是如何难倒老师的。
二、第一个教学板块:译读。
    1、学生自由地大声读。
    2、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4、学生分角色再读,边读边对照注释,作好翻译的准备。
    5、互译课文。
三、第二个教学板块:质疑。
    1、根据学生的情况,拟一些问题。
    2、学生就自己觉得很难理解的问题问老师,老师进行解答。
四、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详细见课本)
    1、作家作品;

    2、一词多义;

    3、古今词义区别较大的词

    4、用法特别的词

    5、省略句

    6、做“难句翻译”类整理
五、第四个教学板块:悟读
    1、从戴震难倒老师你得到什么启发?(同桌议论、发言)
    2、要求列举自己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懂得道理的事例。
    3、学生齐读课文。
六、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戴震大胆质疑的故事。人类的文明进程离不开大胆的质疑与创新。数学家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推翻错误结论,作出了计算圆周率、制定《大明历》等杰出贡献。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就要有戴震这种质疑的精神。凡是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避免盲目,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戴震难师

              略写:是年能言    却聪明过人(欲扬先抑)

              详写:五问塾师——善于质疑  敢于质疑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课文梳理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导学案3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导学案(2篇)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ppt课件3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学案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教学设计5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教案(含同步练习)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表格式教案3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教案2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ppt课件2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教案1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同步练习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