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
孙烨
【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词风特点
2.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词人的丰富形象及作品的抒情方法和写作技巧;学习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及诗词鉴赏能力。
3.体味词人的爱国情感和战斗精神,提升自我人格,强化爱国情感。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预习案
1、作者: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 ,号 ,山东历城人。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 (风格)为主,关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
2、注音:
遥岑( ) 玉簪( ) 螺髻 ( ) 鲈( )鱼堪脍( )
揾英雄泪( )
3、解释下列词语
遥岑远目:
玉簪螺髻:
断鸿: 脍:
倩: 搵:
4、词句理解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一句中“玉簪螺髻”是 ,运用了 修辞。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中“落日”二字,比喻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 。
3)“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一句。“把吴钩看了”,借吴钩闲置身旁,烘托出词人 的苦闷,“阑干拍遍”形象地表现出作者 的情态。
探究案
1.词的上片,以写景开端,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结合这些历史人物,说说作者的思想倾向、人生选择(注意抓住能表现这种倾向,选择的关键词)。
3、下阕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