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课文练习 >>
《包拯》导读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6-27


包拯
一、课文导读
(一)作家作品
脱脱(公元1314—1355年),字大用,元代史学家,出身于蒙古贵族。
本文是传记文学,一般来说,“传”主要叙述传主的生卒、地望、职官、生平事迹等内容。
(二)要点提示
1.字词积累
⑴字音辨析
鬻(    )涿(    )   敛(    )惮(   
讼(    )   茔(    )恕(   
⑵  一词多义
得不能得,捉到。
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能够。
从:宣不从,强使顿之,顺从。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听从。
⑶  解释下列加点字古今词义
            古义             今义
迁殿中丞: 
亲党皆绝之:
关节不到:
⑷ 解释下列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知天长县:
⑸解释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1.第归,杀而鬻之                       2.寻复有告私杀牛者
3.徙知端州                           4.拯命制者才足供数
5.旧制,凡讼诉不得经造庭下          6 .恶吏苛刻,务敦厚
(6)翻译下列句子。
⑴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⑶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⑷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2. 结构脉络
全文有五段,各段叙述人物的一个方面事迹。
第一段,写包拯在天长县任职时,智破割从牛舌一案,表现他为官机智,明察秋毫。
第二段,写包拯和先前的知府的不同,不私占一块端砚,从正面表现他为官清廉。
第三段,写包拯出使契丹,机智地驳倒契丹,不辱使命,突出了他巧言善辩。
第四段,写包拯在代理开封府府尹时,改革旧制,通过别人对包拯的态度和看法,间接地表现了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第五段,记叙了包拯的日常生活及对于子孙的态度,突出了他克己奉公的美德。
3.文章主旨
全文记叙了包拯的生活事迹,特别是他为官的水平和官德,展现了一个刚正廉洁,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克己奉公的封建社会的清官形象,歌颂了他的美德。
4.写作方法
一是行文生动,活灵活现地展现人物风貌。
本文虽选自正史,但不失生动活泼,记叙时具体与概括互相配合,使行文生动活泼,富于变化。比如第1、3段分别用百十来字把包拯智服盗贼、驳倒契丹,不辱使命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本文第1、2、3、5段主要用了正面描写,第4段则穿插了侧面描写,从别人对包拯的看法和称呼中衬托出他的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5.思考与练习
一、1.第,只,只管。鬻,卖。(卖官鬻爵)
2.知,掌管,主持。
3.才,刚好,仅仅。
4.造,到。(如“登峰选极”)
5.从,听从。
二、后世子孙做官,若有贪赃枉法的,不能放归本家,死后不能葬于家庭墓地,不遵从我的心愿,就不是我的儿子及孙子。这段话突出了包拯克己奉公的精神。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峻,这段就是其中很好的表现之一。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包拯刚正不阿的性格,而且看到他对后世子孙的要求,不愧为封建清官的典型,不愧“包青天”称号。
三、百姓的认可是历史上鉴别清官的一个重要标志。清官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能够在某一方面或某地为百姓做几件实事、好事,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历史上的清官如:魏征、海瑞等等。
二、语段阅读
 
(1)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来告私杀牛者,拯:“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2)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3)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4)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5)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释下列加点字词语。
闻者皆惮之(           )使得至前陈曲直(          
拯性峭直(           )  恶吏苛刻(          
与人不苟合(           )不伪辞色悦人(          
饮食如布衣时(           )非吾子若孙也(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②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③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④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⑤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⑥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⑦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⑧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⑨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3、“童稚妇女,亦知其名”这句话用成语概括为______________“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一句说明了包拯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4.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别概括选文的每一段写了包拯的什么特点。
 
 
②从选文看,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选文哪几段运用了正面描写,哪段穿插了侧面描写?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包拯》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包拯》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
《包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包拯传》《徐恪传》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包拯》教案8
《包拯》导学案2
《包拯》总复习ppt课件8
《包拯》练习题
《包拯传》阅读练习
《包拯》导学案
《包拯》表格式导学案
《包拯》教学设计7
《包拯》ppt课件7
《包拯》导学案
《包拯》同步练习ppt课件
《包拯》ppt课件6
《包拯》ppt课件5
历史上的包拯
《包拯》教案6
《包拯》教案5
脱脱《包拯》mp3音频课文朗读
《包拯》教案4
包拯的故事(4篇)
《包拯》《强项令》阅读练习
《包拯》ppt课件4
《包拯》flash搞笑音乐在线欣赏
《包拯》ppt课件3
《包拯》ppt课件2
《包拯》教材全解(含练习)
《包拯》同步练习2
《包拯》同步练习1
《包拯》原文和译文
《包拯》教案3
《包拯》教案2
《包拯》教案1
语文版《董宣执法》、《包拯》、《岳飞》备课参考
《包拯》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