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5
|
|
作者:syzxrsx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5-14 |
《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
通江县外国语学校 任仕兴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培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2、学会比较阅读
3、分析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4、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精神
教学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与点拨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玛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吸引着全世界探险者的目光.多少年来,无数的登山家健儿前仆后继,展示着他们挑战极限的勇气。2003年5月日本70岁老翁攀越珠峰,2006年5月15日新西兰无腿健儿登上了珠峰。面对今天,再回顾往事: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5120米的地方建起了大本营,参加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5月24日精选的四名队员开始向顶峰冲击。25 日英勇的中国健儿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的一个奇迹。《登上地球之巅》这篇文章就是对这一经典历史时刻的回顾。(板书课题——登上地球之巅,巅,山顶。巅峰对决,引申为高手之间的较量。作者——郭超人)
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思路。
1、概括登山队员登上主峰的经过。
前面我们讲过概括一件事用“谁+干什么”,这叫要素法。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章的标题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如本文,中国人登上珠穆朗玛峰。这种方法叫标题扩展法。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概括登山队员登上主峰的经过,也就是攀登过程。在记叙性文章里通常就是情节。
老师对全文的情节作了划分。
1——2 冲顶出发;
3——8
9——13
14——15
16——21
22——23 登顶成功
要求大家用四字短语来概括3——21段的内容。
在概括之前,先告诉大家一种新的方法——组合法。即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3---8)“一寸一寸地上升”,“人梯”,“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 | |
| 标题: |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5 |
| 文件大小: |
22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syzxrsx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