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铺中学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案
|
|
作者:yutou2013 上传者: 日期:13-09-09 |
课 题 3、蜡烛 班级 姓名
主备人 赵张昱 审核人 余凤平
刘 华 杨 霞 上课时间 2013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 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2、 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 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2、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
3、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二、自主学习
1、 预习课文,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 地窖( ) 鞠躬( )颤巍巍( )( )
2、读懂大意,理解文章的主旨:《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它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它们各有什么寓意?
三、合作探究:
1、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①、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②、整体感知课文,说说文中最令人感到的情景。
2、朗读课文,思考:
①、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一共写了几处?课文中哪一句意味深
长?蜡烛在文中有何深意?
②、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找出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探究写法,揣摩感悟:
再读课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段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到的原因。
四、作业: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试揣摩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文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 |
| 标题: |
大路铺中学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案 |
| 文件大小: |
8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yutou2013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