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三)
作者:wujialing1984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1-08


    我任教以来,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遵循教学循序渐进的规律,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将其逻辑顺序和各部分的联系,体现在教学计划之中。

      制定教学目标,我首先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的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步骤,以达到不同层次学生潜在水平。我采取的启发式教学,不是把学生被动地牵着走的诱导,而是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浅入深地引导其进入主体地位;不代替学生作结论,使学生在无压抑感的情况下,自主地投入学习;恪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哲理,引导学生“以读为主”理解课文,悟出道理,感受情怀。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在一般的情况下,多以“六步读书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这“六步”,即:一圈、二查、三点、四注、五思、六评。一圈:初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纵览全局。二查:指名朗读课文,查字典,正音;查资料,解决疑难。三点:默读课文,点出文中好词佳句。四注:精读课文,边读边想,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批注自己的感受,交流、讨论。五思:有感情地朗读重点部分,思考作者细腻描写所表达的情感。六评: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比赛,赛后互评,评后写出小结。多年的实践表明,实施这“六步读书法”,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文教学,我鉴于以前“八股作文”(学生只仿无创,千篇一律,大话、空话,如出一辙),制约了学生作文的思路,树立大语文观。以多种途径的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其写作素材。

   1.我推崇“破书读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至理之言,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在班上号召学生搜集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书籍,积累好词佳句;交流读书心得。学生在书中与大师交流,与崇高的精神神会。学生的精神生活丰富了,文章的感情真实细腻了。

   2.放开手脚,让学生走进生活。利用综合课或劳动课,,还鼓励他们与父母一道走进田间地头,去体验劳动的艰辛。学生的生活丰富了,笔下就会自然流淌。    开放式的作文教学,转变了我以前作文教学以范文“牵引”,辛苦付出与教学效果不成正比的格局,一改我“一孔之见,偏于一隅”的做法,连以前怕作文的学生,也能写出有新意的短文。以前把他们限于“四角天空”,其心智未得到启迪,怎能写出诚朴的作文?这一尝试表明:要让学生有话可写,让生活的浪花润湿稚气的心灵,诚朴的作文就水到渠成。

     多少年来,我关注语文学科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倾心从事那些有成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促其身心健康发展。

四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正悄然而起。我们教师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面对新课标,面对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学习,甘当一名小学生。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而不能自以为是,要不然在教学实践中只会“新瓶装旧酒”,或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还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边教学,边研究,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同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当不同的角色。既要当学生的教练员,又要当学生的陪练员,有时还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应当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课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只会失去向,无所适从。    

对于新课标,新理念,我们也要理性的对待。语文教学需要改革,这是必然的,于此我们就不能拘泥于传统,而裹足不前;但是,我们又不能急于冒进,要结合旧教材,结合传统教学法,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在每一天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从而得到不断的进步。教材资源的整合主要表现为语文教材内在知识结构的纵横交错,以及与其它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上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将一个个互为联系的知识点,肢解得零离破碎,学习新课标以后,在教科书的使用上,就要具备一种开放的理念。打破原来的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是教学中的基本任务。再说语文课,也不一定就是局限于语文教材,应结合其它学习内容,拓宽学习资源。并且要结合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资源的整合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学习的方式、内容等方面。就学习的方式而言,有整体学习,合作学习,个人学习三种。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一言堂,是教师的独白,是一对多的单一交流,而忽视了其他几种学习方式。语文新课标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张师生、生生、人机等多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仅有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教学效益。教学资源的整合问题,是一篇大文章。在此,限于篇幅,就不多言了。

        对于新课标,新教材,应当说大部分教师都尚处于学习阶段,并无多少实际的经验可言。也许正因此而增加了它的诱惑力。自然,我们为之研究的空间也是极为广阔的。当然,课程改革是漫长和艰巨的。“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新课标,不能形而上学,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歪曲曲解。对于传统的一套,我们要怀疑,要创新,但又不能完全摒弃。毕竟教有法,而又无定法。不然,我们又会陷入某种教学模式的泥沼,再一次模式化了。我想这当不是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反思
《春望》教学反思(3篇)
《登勃朗峰》教学反思(2篇)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反思3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反思
《驿路梨花》课后的反思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反思2
《太阳船》教学反思
2017版人教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教学反思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我看》教学反思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反思
《一着惊海天》教学反思2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反思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反思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反思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反思
《萧红墓畔口占》教学反思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反思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昆明的雨》教学反思
《白杨礼赞》教学反思2
《白鹭》教学反思2
《学写传记》教学反思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三)
七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二)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一)
教学札记:日常教学片断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二)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一)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