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十)》《延安纺车抒怀》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2-12


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十) 《延安纺车抒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纺线劳动的优美姿势,进一步确立热爱劳动的观点。
2、反复诵读,品味质朴、明朗而优美的语言风格。
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品味质朴、明朗而优美的语言风格。
2、确立热爱劳动的观点。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布置自学:1、了解作者、作品及背景。2、整体感知《记一辆纺车》内容。
3、赏析选文内容,学习优美语言。4、让学生认识劳动特殊含义。
二、了解常识
1、 作者简介:吴伯箫,散文家。他的散文形成独特的风格,情调高昂,感情真挚,文笔质朴,行文放纵而又从容不乱,读后使人心胸豁达,眼界大开。
2、写作背景:本文以延安大生产运动为背景,写于1961年。那是特殊困难时期,作者要通过对一辆纺车的抒唱,号召全民继承和发扬延安革命精神和传统。今天读来,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听读《记一辆纺车》,全文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作者回忆延安生活散文的代表作。作品围绕作者曾经使用过的一辆纺车,叙说其不寻常的经历和它所建树的历史功绩,满怀激情地抒唱纺线的乐趣和劳动的愉快,赞美沿岸军民的劳动创造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从而生动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四、赏析语言特色:
    这两段文字运用诗化的语言将很平凡的纺线劳动写得充满诗意,字里行间充盈着因劳动而产生的喜悦之情。作者用“成熟的肥桃”和“果树”上的“果实”比喻沉甸甸的“线穗子”,用“白鹤晾吃”“舞蹈”描写纺线的姿势,把这特定时代的纺线劳动美化到了极致;用“骑士对战马”“射手对良弓”为喻形象表达了纺线人对纺车的深厚感情。这既是普通劳动者收获劳动果实时的喜悦,又是战士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特殊感情,同时也是劳动者因自身能力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而产生的自豪感。
五、习题训练:
    《同步导学》
六、讨论《同步导学》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