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中考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 >>
中考语文复习之文言虚词专题
作者:风中之竹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5-27


中考语文复习之文言虚词专题
黄桥初级中学   严晓燕
    从2005年起,泰州市语文中考试题中,课内文言词语解释的考核比例有所下降。选择题中,分值由原来的4分降到了2分,实词和虚词并到了一题。这容易使广大师生产生一种错觉:文言实词虚词不重要了,不要再下大功夫去理解去记忆了。其实不然,课内文言词语解释的地位更重要了。原因一:在试卷的阅读部分,增加了课外古文的阅读理解,虽然选文大多短小易懂,但如果没有在课内掌握大量的词语解释,要想拿高分拿满分,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类题出题的原则就是“考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原因二: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越来越重视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只有打好基础,不断扩大古文词汇的积累量,才能在高一级的学习中游刃有余。基于这些,我们广大的初中生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课内古文的学习和记忆理解,特别是初三复习阶段,更要系统地梳理课文中出现过的很多实词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以做到事半功倍。在今年的中考复习中,我把考纲中要求掌握的古文中出现的重要虚词做了一个整理,仅供大家参考。
1、 焉:⑴必有我师焉:于之,在里面⑵惧有伏焉:于之,在那里⑶不复出焉:于之,从这里⑷争奔走焉:指捕蛇这个差事,有语气词兼代词的作用⑸时而献焉:代指蛇(6)观人风者得焉:代这篇文章⑺虽鸡狗不得宁焉:语气助词,啊⑻有子存焉:语气助词⑼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2、 乎:⑴吾尝疑乎是:介词,对于⑵颓然乎其间:介词,在⑶叫嚣乎东西:介词,在⑷若毒之乎:语气助词,吗
3、 则: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⑶问之,则曰:却⑷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却⑸则素湍绿潭:表轻微的转折。(6)则吾斯役之不幸: 转折连词,然而,可是⑺然则:那么⑻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⑼有仙则名:就
4、 虽⑴虽乘奔御风:即使⑵虽人有百口:即使⑶故虽有名马:即使⑷⑸虽有千里之能:虽然(6)故余虽愚:虽然⑺虽不能察:虽然
5、 为:⑴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⑵为宫室之美:为了⑶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⑷一一为具言所闻:给⑸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6)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被⑺又为活板:发明⑻为宫室器皿:雕刻⑼以后典籍皆为板本:是⑽若是佣耕:是⑾则极为神速:算是⑿未为简易:算是
6、 盖:⑴盖竹柏影也:原来是⑵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⑶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大概⑷盖追先帝之殊遇:副词,推测原因⑸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原来是
7、 于:⑴所欲有甚于生者:比⑵皆以美于徐公:比⑶降大任于是人也:给⑷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对⑸临于泉上者:在(6)生于忧患:在⑺苟全性命于乱世:在⑻奉命于危难之间:在⑼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⑽还于旧都:到⑾皆朝于齐:到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⒀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从⒁发于畎亩之中(举于士):从⒂有求于我也:对
8、 以:⑴以啮人:假设连词:如果⑵皆以美于徐公:认为⑶不以疾也: 如⑷可以为师矣:凭借⑸可以一战:凭借(6)何以谓之“文”也:凭⑺不以臣卑鄙:因为⑻以其境过清:因为⑼以中又足乐者:因为⑽不以物喜:因为⑾属予作文以记之:来⑿无从致书以观:来⒀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来⒁以光先帝遗德:来⒂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来⒃以彰其咎:来⒄以咨诹善道:来⒅以塞忠谏之路:以致⒆以伤先帝之明:以致⒇必以分人:把(2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22)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23)以手拂之:用(24)以衾拥覆:用(25)醒能述以文者:用(26)以乡人子谒余:用(27)必以情:根据(28)策之不以其道:按照,根据(29)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用来(30)计日以还:相当于“而”,不译(31)俯身倾耳以请:相当于“而”,可译作“地”(32)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表承接,不译
9、 其:⑴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助词,无义⑵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⑶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语气⑷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语气,可译为“恐怕”⑸其喜洋洋者矣:那(6)其必曰:那⑺其岸势犬牙差互:那⑻以其境过清:那种⑼其间千二百里:这⑽问其故:这样,如此⑾醉能同其乐:代众人,他们⑿视其辙乱:代齐军⒀其西南诸峰:代滁州城⒁飞漱其间:代怪柏⒂策之不以其道:代指驱使千里马⒃不可知其源:代溪水⒄其法:用胶泥刻字:代指活字版印刷的⒅其上以松脂:代指铁板的⒆其印自落:那些⒇不能指其一端:其中
10、 之:⑴辍耕之垄上:到……去⑵之次所旁:到……去⑶至之市:到……去⑷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舒缓语气,无实义⑸怅恨久之:助词,无义,起调节音节的作用(6)处处志之:助词,不译⑺菊(莲、牡丹)之爱: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⑻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⑼居庙堂之高: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⑽王之蔽甚矣:助词,不译⑾不若君之美也:助词,不译⑿吾妻之美我者:助词,不译⒀无丝竹之乱耳:助词,不译⒁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不译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助词,不译⒃山北之塞/出入之迂:助词,不译⒄虽我之死:助词,不译⒅当余之从师也:助词,不译⒆非天质之卑:助词,不译⒇公将鼓之:代军队(21)公将驰之:代齐军(22)弗之怠:代笔录,抄写(23)具答之:代桃花源中人(24)有司业博士为之师:代太学生们(25)孰视之:代徐公(26)暮寝而思之:代妻妾客说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27)跳往助之:代他们(28)乃记之而去:代小石潭的景物(29)忘路之远近:的(30)小大之狱:的(31)故为之说:这(3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11、 而:⑴蔚然而深秀:表并列⑵溪深而鱼肥:表并列⑶学而时习之:表承接⑷野芳发而幽香:表承接⑸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6)而乐亦无穷也:表承接⑺水落而使出者:表承接⑻温故而知新:表承接⑼学而不厌:表承接⑽再而衰:表承接,就⑾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⑿临溪而渔:表修饰⒀默而识之:表修饰⒁呼尔而与之:表修饰⒂朝而往:表修饰⒃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⒄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12、 乃:⑴乃大惊:竟然⑵乃不知有汉:竟然⑶久而乃和:才⑷太祖乃悟:才⑸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6)乃记之而去:于是,就⑺陈涉乃立为王:于是,就

作者EMAIL:576244524@qq.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初中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ppt课件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济南市2022年中考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2届北京市各区中考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1年中考“课内+课外”比较阅读67卷
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40题)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况钟传、夏日学书说、庄周家贫)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多义词
初中文言文翻译的十个方法
2022年青岛市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2022年中考语文23篇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
2018各地中考试题精选78套——文言文阅读
2021年上海市中考二模文言文汇编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二)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一)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1年中考文言文专项练习
常考文言实词分类汇总
中考文言文断句类解题指导学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七种题型答题技巧
初中课外文言文分类及人物品质概括
初中文言实词填空练习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21套)
2021年山东省中考语文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年初三语文中考古文26篇重点复习讲义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考试范围:古诗文背写篇目(部编版)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人物形象(一)
2021届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汇编:文言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传统美德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训练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治国谋略篇
中考复习:文言文实词的方法及实词总结一览表
七—九年级古今异义字表
七—九年级常见通假字表
中考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整理ppt课件(79页)
中考复习:文言文断句pptx课件(38页)
2021年上海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初三文言文常用虚词简表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初中文言文笔记必记
齐之国氏大富阅读试卷讲评ppt课件
历年北京中考文言文汇编(2005-2020年)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