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
|
作者: 上传者:%u4f1a%u5458%u6ce8 日期:09-02-11 |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及最新模拟试卷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汕头市聿怀中学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1)、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4分)
(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10、(1)、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2分) 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2分)(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注,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见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
(2)、①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因为诗歌通过描述李白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1分)和所感(1分),抒发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1分)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1分)
②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因为从题目来看,诗是因道士而写。(1分) 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两三松,都烘托了道士的淡泊、疏放的风骨。(2分) 作者访道士的心情从出发的愉悦到不遇的失望,表现作者对道士的仰慕和敬重,其实也侧面表现了道士的人品。(1分)
广东省台山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 |
| 标题: |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
| 文件大小: |
21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