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中学例文 >>
琦君《泪珠与珍珠》课文阅读
作者:琦君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1-21


(台湾) 琦 君
 
[阅读导引]
作者开头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说明当时只“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作为铺垫,在此基础上升华开来,进一步写出“探亲文学”中所蕴涵的那份情感。
 
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写泪与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的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草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
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的回答:“因为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的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说起“眼枯”,一半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我丈夫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眼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冥顽不灵气而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的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愣愣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睛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记得有两句诗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的真美。然而我还记得阿拉伯诗人所编写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纯洁真挚的。这也是奥尔珂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原因吧!
 
[背景材料]
琦君,女,生于1917年。台湾著名作家,曾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本文作于1987年,选自《琦君自选集》,略有删节。
 
[阅读欣赏]
这是一篇抒情性极强的散文。字里行间抒发出台湾人民,数十年来内心所遭受的海峡两岸骨肉分离的愁苦,企盼祖国早日统一,对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能骨肉团聚,感慨不已。然而,文章妙就妙在全文只字不提海峡两岸骨肉分离的愁苦,只写眼泪。写“老泪横流”,写“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的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写“我满是泪痕的脸”,还写“天使的眼泪”和观音的眼泪。现实中的眼泪和虚幻中的眼泪,让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台湾人民数十年来内心所遭受的海峡两岸骨肉分离的愁苦。文章的确有“言在此,而意在彼”之功能,使人联想绵绵,十分耐读。最使人惊心的还是杜甫那“眼枯见骨”的四句诗的引用。“草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不但将台湾人民的骨肉分离的悲苦,酣畅淋漓的表现了出来,还揭示了造成这种骨肉分离的悲苦的原因——统治阶级的人为因素。站在历史的角度、站在民族统一的角度来读这篇文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至深的感情。
 
[阅读训练]
    1、作者在第①段中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说明当时只“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其实,这句话在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上更有妙处。请你针对这一点作简要说明。
    2、第②段中说“探亲文学”“有那么多眼泪”,这反映出人们怎样的感情?作者借此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3、通观⑤—⑦段的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泪水”的?
(2)爸爸是从哪个角度说孩子是掉进妈妈眼睛里的一粒沙子的?
4、文章多处引用了奥尔珂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这句话,请思考其作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5页)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2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4
《泪珠与珍珠》教学反思
《泪珠与珍珠》阅读练习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3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2
《泪珠与珍珠》教案9
《泪珠与珍珠》教案8
《泪珠与珍珠》教案7
《泪珠与珍珠》教案6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1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0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9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8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7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6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5
《泪珠与珍珠》教案5
琦君《泪珠与珍珠》mp3音频课文朗读
《泪珠与珍珠》同步练习
《泪珠与珍珠》学习要点及知识能力检测
《泪珠与珍珠》公开课教案4
情与理之珍珠三境——《泪珠与珍珠》解读
风之语讲《泪珠与珍珠》课堂教学实录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4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
《泪珠与珍珠》教案3
《泪珠与珍珠》教案2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3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2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
从多个角度探索《泪珠与珍珠》的主题
并非怀乡之作——对《泪珠与珍珠》主旨的探讨
泪水 忧患 良心——《泪珠与珍珠》的另类解读
《泪珠与珍珠》的三种境界
《泪珠与珍珠》备课资料
《泪珠与珍珠》教学实录
《泪珠与珍珠》教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