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小溪流的歌》教案及练习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24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卵石:岩石经过水流冲击、磨擦所形成的卵形石块。
牢骚:烦闷不满的情绪。
沉淀diàn:沉积到水底下。淀,沉积。
兴致勃bó勃:形容兴趣很浓,兴头很高。勃勃,兴盛的样子。
恐吓hè:吓唬,威胁。
积蓄:积存。
眺tiào望:这里的意思是往远处看。
低沉:这里的意思是声音低。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怨恨:对人或事物强烈地不满。
无穷无尽:没有穷尽,这里形容数量极多。
二、相关背景:
关于作者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省武昌人。父亲是个经常失业的中学教员。
严文井中学时代便爱好写作。中学毕业后,到北京图书馆当小职员,开始用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1938年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开始,在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1945年~1951年任《东北日报》副总编兼副刊部主任。后调到北京任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1953年以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亚非作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儿童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严文井幼时就爱读书,喜欢编故事,常把自编的故事讲给他的七个弟弟和邻居家的一群孩子听。他第一次接触的童话是《阿丽丝漫游奇境记》,后又阅读了《伊索寓言》《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等外国童话。安徒生的作品触动了他的心灵,他感到童话是“奇妙的一种文学形式”,“能表达出那么多美和崇高的东西”。
他在高中二年级时,就开始文学创作。第一次写童话是到了延安两年之后,觉得“我们现在的斗争和工作正是为着未来的孩子们”,要用童话记下自己“朦胧而幼稚的幻想和爱憎”,于是一口气写了9篇,后汇成《南南和胡子伯伯》。他在延安时期,还写了《大雁和鸭子》《皇帝说的话》《希望和奴隶们》等童话。1949年创作童话《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1950年出版的童话《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向孩子们讲述劳动在生命形成和进化中的重大作用,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1957年出版中篇童话《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曾被译成英、俄、捷、日、朝等文字,受到国内外小读者的普遍欢迎。这个时期,作家还连续发表了《小溪流的歌》等六篇富有幽默和哲理的童话和寓言。粉碎\'四人帮\'后,他在童话创作中进行了新的艺术探索。创作了《歌孩》《沼泽里的故事》《不泄气的猫姑娘》《浮云》等童话。
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授予严文井荣誉奖。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文章通过写小溪流长成小河、大江、海洋的发展过程,赞美了小溪流坚持前进,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的精神。
二、文章脉络
按分——总结构,文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45),写小溪流的歌。
(1~15)写小溪流向前奔流(不知疲倦)
(16~27)写小溪流形成小河(精神旺盛)
(28~38)写小溪流长成大江(十分强壮)
(39~45)写小溪流汇成海洋(猛烈翻腾,强烈欢唱)
第二部分(46),永远唱不完的歌。
三、重难点导析
⑴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最显著特点就是通过想象,几乎给所有形象赋予了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小溪流从一开始就是快活地、哼唱着向前奔流;它长成小河,小河汇集成大江,大江再汇集成海洋,一直都是欢唱着、奔流着、动荡着,永不停息。小溪流在奔向海洋的路途中所遇到的阻碍,也被人格化了:巨石试图拦住小溪流的去路,溪边的枯草枯树桩天天在发牢骚,乌鸦的恐吓、泥沙的怨恨直至沉船的不耐烦。所有这些拟人化的形象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童话世界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⑵这篇课文叙述的故事非常简单:小溪流克服重重阻碍,一路欢歌奔向大海。但它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思想:小溪流的快乐来自于它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它每实现一个理想,不是得意满足,而是一边享受着快乐,一边又奔向了新的征途,直到汇聚海洋,它也仍然没有满足,唱着歌无休无止地激荡着,又开始了新的追求。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一个人如果满足于一时的成功,就会不思进取,那他就再也享受不到新的成功的快乐了。所以课文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生活哲理:生命的快乐在于无止境的奋斗与追求。
⑶文章为了突出小溪流的鲜明个性,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表现手法。文中描述了许多与小溪流相对,曾阻碍过小溪流奔流向前的形象,如枯树桩、乌鸦、泥沙等等。既然小溪流实际上指的是人生中那些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进取的人。那么与它相对的这些形象,就应该是比喻社会生活中那些不满意现实,却又不思进取,享受不到成功快乐的人;自己不努力奋斗,却又妒忌他人的追求,害怕他人的成功。文章中这些形象的比喻义,我们在学习时应该弄清楚,才能有助于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类文品读】
(一)蚂蚁要搬大象
蚁巢里出现了罕有的大饥荒,一时间,蚁心惶惶。
蚁巢里的匆匆大将军立即挺身而出,登高振臂而呼:“同胞们!你们都听说过,世上有一种巨大的动物叫大象吧?大伙别急,我们窝外就有一头大象,大伙跟我出去把它搬回来,管保我们一百年都不会缺粮!”
在匆匆大将军的 下,头脑发热的群蚁几乎倾巢而出,浩浩荡荡跟随匆匆大将军去搬大象。只有一只蚂蚁没随大流,他独自出发去找一粒小米。
这只蚂蚁深知,一粒实实在在的小米,比一个巨大而虚幻的理想更管用。
(二)占窝鸡
花母鸡早巳无蛋可下,却总在黑母鸡要下蛋之前抢占了鸡窝,不让黑母鸡进入。
黑母鸡忍无可忍,就同花母鸡理论。
没想到花母鸡 地说:“下蛋是每只母鸡天赋的神圣权利和义务,难道你要剥夺我的这份权利和义务?告诉你,这会儿我是无蛋可下,但这并不能说明过会儿我也无蛋可下。要是不让我蹲窝,蛋下出来摔破了你能负责?”花母鸡说罢,继续心安理得地趴在窝里。
可怜有蛋的黑母鸡,被憋得在窝外团团乱转……
(三)蜗牛争名
一只蜗牛爬到农民脚边,探头探脑质问农民:“我的名字里也有个牛字,你们为什么不给我牛的荣誉,牛的地位,牛的礼遇?”
农民笑呵呵地说:“好啊,蜗牛先生,我们可以给你所要的一切。可为了让你 ,还是先请你下田来拉拉犁吧!”
蜗牛灰溜溜地逃走了。
(四)生活
涨水了,浮萍随水四处漂散,浮萍说:“跟着感觉走。”
起风了,灰尘凭风纷纷扬扬,灰尘说:“轻轻松松过一生。”
云在碧空里悠游,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云说:“何不潇洒走一回。”
田野里,一头牛在躬耕:埋着头,倾着身躯,鼓凸着肌腱。牛说:“活着,就 忘记肩上的责任。”
1.从下面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人各则寓言的横线上。
鼓励 理直气壮 不会 认真 坦率 名副其实 鼓动 不该 尝尝 滋味
依次填:
2.“蜗牛”与“耕牛”都是“牛”,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3.从“自不量力”、“愚公移山”两个成语中选择一个填人下句。
区区蚂蚁想把大象搬回洞里,真可谓 。
4.《生活》运用 的写法,把 作为歌颂对象。
5.把有关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蚂蚁要搬大象》 A、讽刺了不做实际工作还强词夺理的人。
《占鸡窝》 B.不讲奉献,永远得不到人们的尊重。
《蜗牛争名》 C、抛却不切实际的幻想,提倡务实精神。
《生活》 D.人生应该有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参考答案:1、依次是:鼓动、理直气壮、名副其实、不该 2、蜗牛重名利,耕牛重责任。 3、自不量力 4、对比;牛 5、依次对应:CABD)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小溪流的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溪流的歌》教案10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5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18页)2
《小溪流的歌》学案3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3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9(获奖)
《小溪流的歌》复习资料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15页)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7
《小溪流的歌》学案2
《小溪流的歌》教学反思
《小溪流的歌》问答题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2
《小溪流的歌》学案
《小溪流的歌》表格式教案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6
《犟龟》《小溪流的歌》阅读练习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
《小溪流的歌》教案8
《小溪流的歌》mp3音频朗读
严文井《小溪流的歌》原文阅读
《小溪流的歌》课堂实录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5
《小溪流的歌》rm视频素材
《小溪流的歌》flash朗读及教学课件
《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3
《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2
语文版《犟龟》《小溪流的歌》《基因畅想》《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及练习
《小溪流的歌》教案6
《小溪流的歌》教案5
《小溪流的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说课稿
《犟龟》《小溪流的歌》《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基因畅想》教案及练习
《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
《小溪流的歌》flash课件1
《小溪流的歌》教案4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4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3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18页)
《小溪流的歌》教案3
《小溪流的歌》教案2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1
《小溪流的歌》教学实录1
《小溪流的歌》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