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上 >>课文练习 >>
《淝水之战》阅读练习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8-26


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二)文言文阅读设计之二 
    
   《淝水之战》 
    
   277800 山东省枣庄八中 田家利 13963224312 
    
   请阅读《淝水之战》完成文后问题。 
    
   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郧城。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秦王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 
   C.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 却:  
   ②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 引:  
   ③其走者闻风声鹤唳 走:  
   ④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 草:  
   ⑤客问之,徐答曰 徐:  
   3、下列句子划线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见晋兵部将严整    B.至于青冈,秦兵大败 
   C.此亦劲敌,何谓弱也   D.皆以为晋兵将至 
   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 
   B.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D.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5、下列各组划线词的用法或未划线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两项是( ) 
   A.草行露宿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坚乃留大军于项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序八川而朝同列  
   D.此乃持久之计         和氏壁,天下共传宝也 
   6、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逼淝水而阵——逼使晋军在淝水列阵 B.蔑不胜矣——藐视敌人就不能胜利 
   C.麾兵使却——指挥军队向后移动 D.融驰骑略阵——苻融使骑兵迅速布开阵势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反映晋兵以少胜多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晋兵部将严整②(秦王坚)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③秦兵逼淝水而阵,晋兵不得渡④(秦兵)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不可复止⑤融驰骑略阵,欲以帅退,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⑥(秦兵)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⑦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 
   8、下列叙述或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段表现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淝水之战,文段中有很多成语今天仍然在使用。如: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 
   B.谢玄遣使对阳平公苻融的一段话,意在引发敌人的速胜心理。 
   C.苻坚率领大军深入,在淝水列阵,想利用晋兵渡河之机,一举将晋军消灭,无奈事与愿违,导致的却是自己军队的溃败。 
   D.秦兵因后退而引发溃败,加上自相蹈藉,许多人受伤,在逃跑的路上,因为担心,又因为饥冻,死了十七八个人。 
   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 执:  
   (2)栅淮以遏东兵 栅:  
   (3)融驰使白秦王坚 白:  
   (4)欲不战以老秦师 老:  
   10、下面句子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 B、栅淮以遏东兵 
   C、欲不战以老秦师 D、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 
    
   参考答案: 
   1、A 2、略 3、B 4、C 5、AC 6、C 7、A 8、D 9、略 10、BC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峨日朵雪峰之侧》作业练习
《登岳阳楼》同步练习3
《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ppt课件
《登高》理解性默写ppt课件
《荆轲刺秦王》挖空训练
《党费》练习题
《插秧歌》练习题
《白马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作业练习
《峨日朵雪峰之侧》巩固练习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课堂练习
《红烛》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过关测试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练习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同步练习
《红烛》作业练习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业练习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练习3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梳理2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能力测试
《前赤壁赋》简答题训练
《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习
《无衣》重点字填空及情境默写练习
《静女》重点字填空及情境默写练习
李煜《虞美人》理解性默写
《涉江采芙蓉》理解性默写
《荷塘月色》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必修二理解性默写汇编
司马光《淝水之战》ppt课件3
司马光《淝水之战》ppt课件2
《淝水之战》教案2
《淝水之战》ppt课件1
《淝水之战》教案1
《淝水之战》图片素材
《秦晋淝水之战》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