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是诸葛亮的过错吗?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7-13 |
“失街亭”是诸葛亮的过错吗?
我们看《三国演义》,失街亭一节值得人玩味,我曾看过一篇文章,文章历数“失街亭”中诸葛亮之过。直到今天,仍有人抱着其说津津乐道,我则不认同他们的观点,我们看原作中。
当马谡恳求诸葛亮让他去守街亭时,诸葛亮是暂时没做决定的。而马谡想去守街亭的真正目的是因为人们评论他纸上谈兵,言过其实,所以为了改变自身的形象,才一再恳求,甚至以立“军令状”来表明自己的决心。
试想,换作是你,当马谡一再恳求,你能说“你不行”。那不是打击积极性吗?那马谡的尊严又将何存?
作为诸葛亮无奈之下,才答应马谡,并让王平辅佐,又派魏延协住,可谓心机缜密。
马谡到街亭后,表现出了刚愎自用。其实他的这种性格过去没表现出来,只是没有合适的土壤罢了。自以为能够献几条计策就了不起了,这其实只是小聪明的表现,是向别人炫耀才华的表现。
如果没有街亭这件事,以后也会有另一件事,导致其不良结果,是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导致的恶果。
从诸葛亮来说,心已尽到了,该考虑的已考虑到了。我认为不全是诸葛亮的过错。至于诸葛亮自说用人不当,才“自贬三级,以督厥咎”,只是一种托辞。
那些说诸葛亮有时未用人其长而用其短,让马谡这个智谋型的人带兵导致街亭失守的论调,实际是要求诸葛亮百分之百的正确。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表现。毕竟,人无完人,世上也没有常胜将军,作为诸葛亮已尽力减少错误了。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