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模拟试卷 >>北京市 >>
2007年北京市崇文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0-07


崇文区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统一练习(一)
   语 文 试 卷 2007.5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2页,五道大题,共25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要按要求在试卷密封线内填写学校名、班级名、姓名、考号。3.本试卷分为三卷,第Ⅰ卷24分,第Ⅱ卷36分,第Ⅲ卷60分。4.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本试卷上按要求作答。
   第Ⅰ卷 积累·运用 (共24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在下面表格内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相应的题号下。(共10分。每小题2分)
   
   题 号 1 2 3 4 5
   答 案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剔除(tì) 自诩(xǔ) 称心如意(chèn)
   B.倔强(jué) 脊梁(jǐ) 爱憎分明(zènɡ)
   C.魁梧(wú) 祈祷(qí) 刚正不阿(ā)
   D.怪癖(pǐ) 炫耀(xuàn) 忍俊不禁(jīn)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正是因为我的成绩名列前矛,我才被分到了年级的“尖子班”。
   B.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非常丰富,在世界上可以说是手屈一指了。 
   C.从中国奥运健儿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屈不挠、沉稳刚健、敢打敢拼的精神风貌。
   D.一旦变换莫测的自然景物和雄奇壮观的人文古迹走进大师们的审美视野,就会凸现强烈的个性色彩。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
   A.温情 温故知新 B.清闲 闲情逸致
   C.柔和 随声附和 D.胜景 美不胜收
   4.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A.抓紧推行和构建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修改:将“推行”与“构建”两个词互换位置。
   B.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使山地旅游资源较好地保持了原始自然风貌。
   修改:将“受到”删去。
   C.睡前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修改:将三个“不可”删掉。
   D.青少年只要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生活才会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
   修改:将“只要”改为“只有”。
   初三语文试卷(第1页 共12页)
   5. 下列作家和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
   ① 范仲淹 ② 宋 濂
   ③ 苏 轼 ④ 马致远
   ⑤《醉翁亭记》 ⑥《过零丁洋》
   ⑦《望岳》 ⑧《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A.①③⑤⑧ B.②④⑥⑦
   C.③⑤⑦⑧ D.①②④⑥
   
   得 分 阅卷人 
   二、按要求作答。(本题包括第6—10题,共14分)
   6. 默写。(共6分。第1—4小题各1分,第5小题2分)
   ⑴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 《行路难》)
   ⑵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饮酒》)
   ⑶ 《小石潭记》中描写鱼儿极富灵性和情趣的句子是:俶尔远逝, ,
   。
   ⑷《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⑸自然景象常常触动文人们的情思,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各写出一个描写春景和秋景的句子。
   ①描写春景的句子: 
   ②描写秋景的句子: 
   7. 按要求作答。(2分)
   ⑴补全《水浒传》回目: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⑵写出回目补全部分涉及到的人物的姓名,并结合故事内容概括其性格特点。
   姓名: 性格特点: 
   8. 下表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两个不同时期发布的“关于我国东中西部网民普及率”的一组调查数据。阅读后,请完成后面的问题。(2分)
   
   项 目地 区 网 民 普 及 率
   2005年12月 2006年12月
   东 部 13.0% 15.7%
   中 部 5.7% 7.4%
   西 部 6.0% 7.4%
   初三语文试卷(第2页 共12页)
   ⑴用一个表转折关系的语句概括上表反映出来的主要信息。
   答: 
   
   ⑵有人认为,要发展中国互联网,当务之急是提高网民普及率。请针对这种看法发表你的见解。
   答: 
   
   
   9.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2分)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自然景观独特,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这里素有“动物天堂”的美誉,栖息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珍稀动物。由于该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有资料显示,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 
   ⑴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短文的内容。(20字以内)
   
   
   
   ⑵ 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介绍你所熟悉的某一景观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示例: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自然景观独特,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仿句: 
   
   10.语文老师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准备开展“语文与生活”的专题活动,请你仿照示例样式帮助设计一个简单的活动方案。(2分)
   示例:
   主题:净化街头标语,规范汉字书写
   行动方案:分成小组调查街头标语中出现的错别字、书写不规范的字,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呈交有关部门清理整顿。
   你设计的方案:
   主题: 
   行动方案: 
   
   
   初三语文试卷(第3页 共12页)
   第Ⅱ卷 理解·感悟 (共36分)
   
   题 号 三 四 总 分
   (一) (二) (三) 
   得 分 
   阅 卷 人 
   
   得 分 阅卷人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第11—14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患有所不避也 患得患失 B.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里乡亲
   C.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班加点 D.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家舍业
   E.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声恶气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⑵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文: 
   13.作者提“鱼和熊掌”和“一箪食,一豆羹”的用意分别是什么?(3分)
   答: 
   
   14.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结合上文,回答问题。(3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初三语文试卷(第4页 共12页)
   ⑴用《鱼我所欲也》中的原文填空。(2分)
   有些人因为身外物、身边人而失去本心,是因为 
   ,这类人,可悲可恨;而邹忌不为身边人的美言所动,是因为 
   ,他的行为,可赞可叹。
   ⑵从“失其本心”者“受万钟”和邹忌“不受美言”的行为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1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6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阅读《刺蓟》(作者:蒋超峰),完成第15—18题。(13分)
   ①对于这种草的认识,是从一首儿歌开始的:“蓟蓟芽,满地爬。咬我的手。磕你的牙。”
   ②一听就知道这种草是面目可憎的那一类。好像是一个阴毒的人,手里握着一把针,谁靠近她,她就要刺谁几针,所以我从来对这种草就怀有戒备之心。可蓟蓟芽们并不在乎我的脸色,春天时,它们一大片一大片地肥嫩鲜绿;开花时一大片一大片地紫红摇曳,蔚为壮观;身上的刺儿———那咬人的牙齿也日益尖利。
   ③小时候割草,一般情况下都不去招惹它们,生怕给“咬”住。每见到它们,不是用脚上的鞋子踩踏,就是拿除草的铲子拍打,一边作践它们,一边咬牙切齿地唱:“蓟蓟芽,满地爬。咬我的手,磕你的牙——磕你的牙!”再不解气,就用铲子挖地三尺,把它的根给掘出来。刨着刨着,就发现原来蓟蓟芽居然那么漂亮姣好:白生生圆嫩嫩的,每棵蓟蓟芽的根都串在一起了,难怪它们一长出就是一大片呢。
   ④其实,蓟蓟芽除了它那些锯齿状刺人的茎叶不太讨人喜欢外,它的花还是很美丽的。待放未放时,像小姑娘绒线帽子上的小球儿。在风中摇曳的时候,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摇晃他的帽子。慢慢地,那紫色的缨穗就披散开来。带刺的花萼像一个颇具艺术风味的杯盏,可是即使那盏中盛有玉液琼浆,谁又敢去或者愿意去握饮呢?还别说,它们一点也不寂寞。殷勤的蜜蜂频繁光顾姑且不说,倒是那些灰黑色的蚜虫,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它们占领并且覆盖住了蓟蓟芽上的刺儿和茎叶,直到序属三秋之际,紫红色的花儿渐渐老去,变成满头银发,蚜虫及其追随者蚂蚁们才销声匿迹,只留下蓟蓟芽惆怅地在秋风中摇曳,然后扯去自己的满头发丝,让它们随风而逝,飞泊至命运的栖息地。
   ⑤听老一辈人讲,他们曾经吃过用蓟蓟芽做成的馍,并且还当作美食佳肴。我大惑不解:那如何下得了口去?母亲就告诉我,在三年困难时期,春夏之交,青黄不接,老百姓大都没有食物可吃,就是地里的野草救了命,马齿苋、灰灰菜、米面蒿、得荠菜、野茅茛等,凡是能入得口的,全部都要吞进肚子里。读过《本草纲目》的大伯说,蓟蓟芽在辞书上叫小蓟,可以入药,也可以吃。于是乎,面目可憎的蓟蓟芽,就成了乡人借以裹腹保命的“恩人”。我一下子对蓟蓟芽肃然起敬起来。而今,每当在田野里与蓟蓟芽相遇时,内心里竟然涌动着感激与温情,忍不住要在它们身边伫立,以饱含深情的目光爱抚它们,或者弯下腰去,用手轻触那尖锐的刺儿,那痒痛之间的特殊感觉提醒自己:千万别忘记了父辈的“恩人”啊!“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面对蓟蓟芽我却不知如何报答。想起小时候曾经对它深切诅咒,甚至朝它们头上撒过热尿,我常常惭愧得无地自容。而蓟蓟芽呢,在我深情地注视中,渐渐变得美丽而动人了。
   ⑥有这么句话:“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那么,对于凡草俗木来说,你同样不可小觑它。小时候,流鼻血,母亲总是在地里扯一团嫩绿的蓟蓟芽,放在臼里捣碎,用纱
   初三语文试卷(第5页 共12页)
   布裹住塞在鼻孔里止血。很浓郁的清气由鼻息直浸润至脑髓、肺腑,觉得特别受用。这多像我们生活中的人啊!……
   ⑦人是有感情的灵长类动物,而感情这东西,就是有点让人难以捉摸。是敢爱敢恨的蓟蓟芽历练了我的情感,让我在生活中从不小觑别人,更不妄自菲薄。在现实的苍穹下,我是一株温和的矢车菊,恬静地绽放于我的东篱之下,我愿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生活,我会与蓟蓟芽做最好的朋友。但是,我不想去刺痛别人的眼睛。 (有删改)
   15.从全文看,作者对刺蓟的认识有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请运用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方格里。(2分)
   心存 肃然 倍加
   戒备 起敬 尊重
   16.文章第①③段两次引用了同一首儿歌,请联系上下文简要说说这样安排的作用。(3分)
   答: 
   
   
   17.文章的第⑥段段尾省去了一些文字,请你补上一段恰当的话。要求:⑴符合作者情感的倾向。⑵用抒情的笔调,使前后文自然衔接。⑶写出一个例子。(50字左右)(3分)
   
   
   
   
   50 
   18.文章结尾写道:“在现实的苍穹下,我是一株温和的矢车菊,恬静地绽放于我的东篱之下,我愿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生活,我会与蓟蓟芽做最好的朋友。但是,我不想去刺痛别人的眼睛。”请根据下面的链接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限80—120字)(5分)
   [链接材料] 矢车菊的形态像一位清纯的少女,有优美的身姿,有美丽的花朵,显得秀雅端庄。所以,人们将“纤细、优雅”的花语送给了它。
   
   
   
   
   
   
   80
   
   
   
   120
   
   得 分 阅卷人 
   (二)阅读《话说家谱文化》,完成第19—21题。(6分)
   家谱(或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属珍贵的人文资料。
   初三语文试卷(第6页 共12页)
   自从有了甲骨文就有了家谱的记载。周代已有《世本·帝系篇》,它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和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现在各地的农村依然沿袭着记录家谱的习俗。
   编写家谱通常是按照一个家族、籍贯来分,如果家族的人更多,还可以按照堂号从大到小来排列,或者按照居住地和官爵区分,然后再按各自繁衍记载下来。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即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官职、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时研究家谱甚至可以获得比史书和户籍记载更加准确和翔实的信息。根据中国史书的编写习惯,一个国家的编史只记载一个大的范围,或者在某一个地方编修地方志,但是这些都不可能在细节上记载得非常详细。而一个家族的家谱可以记录下一个家族的整体历史情况。家谱中不仅记录一个家族中都有哪些人,它还对家族的迁移等都予以记载。甚至我们还可以从家谱中获得一些疾病、传染病的情况。
   19.阅读原文填空。(2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编撰家谱的形式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即由 到
   的过程。同时,家谱的作用也在不断变化,即: 
   家族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记载 
   20.文章是怎样说明“研究家谱甚至可以获得比史书和户籍记载更加准确和翔实的信息”的?(2分)
   答: 
   
   21.根据下面材料所介绍的黄帝谱系,将相关人物的名字填入下表。(2分)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léi)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态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zhuān xū)也。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kù)。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桥极,桥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桥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桥 极
   黄帝
   嫘祖
   穷 蝉
   初三语文试卷(第7页 共12页)
   得 分 阅卷人 
   (三)阅读《常怀感恩之心》(陈小红),完成第22—24题。(7分)
     ①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乡村医生马文芳38年来一直坚持在偏僻的乡村行医?是感恩的力量。1961年,他母亲得伤寒病去世后,弟弟也得了这种病,全家陷入了绝境。乡亲们几乎全部出来,一分、二分、五分,一个庄又一个庄,竟然凑起了169元钱。这笔在当时近乎天文数字的救命钱,让马文芳泪流满面。虽然弟弟没能救过来,但在他心灵深处,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呼喊着:“在农村,一定要有医生,一定要有为父老乡亲们治病的医生!” 从最初的报答之情,到责任之感,再到奉献之举,一颗感恩的心,成就了他的业绩。
     ②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到“衔环结草,以谢恩泽”,再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我们有着深厚的感恩文化传统,也深深地滋养着一代代人。今天,无论是张尚昀背着重病母亲求学进取,还是洪战辉历尽艰辛带着“弃婴妹妹”读大学,无论是王乐义身患癌症不辞辛苦推广大棚蔬菜技术,还是华益慰以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彰显济世良医的仁慈心怀,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善德壮举,都源于一颗感恩的心,进而升华为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的感恩之情。
     ③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智慧品德。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阳光。你只知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有研究表明,在正面激励因素中,感恩被认为是培养道德良知、增强人格魅力和提升成长力量的最好催化剂。感恩之心驱使下的人有别于常人,他们执著而无私,博爱而善良,敬业而忠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不知感恩的人,是素质不全面的人;一个缺乏感恩的集体,是没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集体;一个抛弃感恩的社会,是充满尔虞我诈、假冒伪劣、没有安全感的社会。懂得感恩的人,总是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充满感激,并且将这种感激转化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孝敬父母、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④感恩是一种境界。感恩的人,经常想的是自己应该如何奉献;不懂感恩的人,经常想的是别人欠自己,如何去索取。学会感恩,这是立身做人的要求。感恩不同于一般的知恩图报,而是跳出狭隘的视野,追求健全的人格,坚定崇高的信仰,树立远大的理想。不但关心自我,注重个性发展,更关心他人、社会、国家、民族和人类的进步事业。感恩需要砥砺德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不仅学会如何做事,更要学会如何做人。
     ⑤常怀感恩之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一些融洽,少一些隔阂;多一些团结,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给别人掌声,自己周围掌声响起;给别人机会,成功正在向自己走近;给别人关照,就是关照自己。感恩组织、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让我们在感恩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不断服务社会、回报人民、担当责任,做一个让他人尊敬、令亲人自豪、受社会称道的人。
   22.本文论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2分)
   答: 
   
   23.本文开头提到的马文芳的事例,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2分)
   答: 
   
   24.简述文章第③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 
   
   
   初三语文试卷(第8页 共12页)
   第 Ⅲ 卷 表达·交流 (共60分)
   评 分 表
   书 写(5分) 5 4 3 2—1 总 分
   
   内容、表达(55分) 55—47 46—39 38—31 30—0 阅卷人
   
   
   五、作文(60分)
   25.按要求作文。
   题目:影子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影子”有三种解释:①物体挡住光线后,映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的形象;②镜中、水面等反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③模糊的形象。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惧怕影子,将之藏匿在黑暗中;有的人却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 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体感,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点上的深化、时间上的跨度。
   请以“影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名称和师生的真实姓名。
   作文题目:影 子
   
   
   
   
   
   
   
   
   
   
   
   
   
   
   
   初三语文试卷(第9页 共12页)
   
   
   
   
   200
   
   
   
   
   
   
   
   
   
   
   
   
   
   
   
   
   
   
   
   400
   
   
   
   
   
   
   
   
   
   
   
   
   
   
   
   
   
   
   
   600
   
   
   
   
   
   初三语文试卷(第10页 共12页)
   
   
   
   
   
   
   
   
   
   
   
   
   
   
   800
   
   
   
   
   
   
   
   
   
   
   
   
   
   
   
   
   
   
   
   1000
   
   
   
   
   
   
   
   
   
   
   
   
   
   
   
   初三语文试卷(第11页 共12页)
   以下为草稿纸
   
   
   
   
   
   
   
   
   
   
   
   
   
   
   
   
   
   
   
   
   
   
   
   
   
   
   
   
   
   
   
   
   
   
   
   
   
   
   
   
   
   初三语文试卷(第12页 共12页)
   崇文区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统一练习(一)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2007.5
   
   第 Ⅰ 卷(24分)
   一、共10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C B B A
   
   二、共14分。
   6. 答案:⑴直挂云帆济沧海 ⑵采菊东篱下 ⑶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⑷学而不思则 罔 思而不学则殆 ⑸示例:①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秋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评分:共6分。第1—4小题每题1分,第5小题2分。
   7. 答案: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⑵示例:鲁达 见义勇为,仗义疏财,有勇有谋,嫉恶如仇。
   评分:共2分。共两道小题,每小题1分。
   8. 示例: ⑴截止到2006年12月,虽然东中西部的网民普及率比2005年同期都有所上升,但东部和中西部互联网网民普及率还是有很大差距。
   ⑵提示:对此看法,可以赞同,可以反对。要求:态度明确,理由正确,观点和理由吻合。
   评分:共2分。共两道小题,每小题1分。
   9. 答案:⑴示例:可可西里不仅风景独特,而且是动物的天堂。
   ⑵示例:位于北京城南的天坛公园,园内景观宜人,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
   评分:共2分。共两道小题,每小题1分。
   10.提示:可以从广告语、影视剧作品的字幕中、播音员的播音中、日常生活的交流中或重要的外事活动中考虑。
   评分:共2分。共两项任务,每项1分。
   第 Ⅱ 卷(36分)
   三、共10分。
   11.答案:D
   评分:2分。
   12.示例:⑴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⑵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评分:共2分。第一小题1分,基本意思答对、“非独”“是”“皆”“丧”都译对给1分。第二小题1分,基本意思答对、“奉”“穷乏者”“得”都译对给1分。
   13.答案: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很自然地引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以不食“一箪食,一豆羹”为事实,从正面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同时作为下文对比论证(“乡”与“今”的对比)的正例出现。
   评分:共3分。共两项任务,第一项任务1分,第二项任务2分。
   初三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页 共3页)
   14.答案:⑴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者)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⑵示例:义重于生/凡事三思而后行/要管好身边的人/要戒贪戒虚荣
   评分:共3分。共两道小题,第一小题2分,第二小题1分。
   四、共26分。
   (一)13分。
   15.答案:作践咒骂、大惑不解、爱抚感激、羞愧难当
   评分:共2分。答对2—3个空给1分,全对给2分。
   16.答案:第一次引用是为引出本文要写的事物——刺蓟,第二次引用表达了作者儿时对刺蓟的极端憎恶之情。两次引用,层层渲染厌恶之情,为下文作者情感的变化蓄势,使文章有张致,行文摇曳。另外,反复引用儿歌,使文章充满浓郁的乡村风情,也让读者一下子跟随作者回到了充满童趣的少年时代。
   评分:共3分。共三个要点,每个1分。
   17.示例:有些人你看他的样子很丑恶,可是他的心却十分善良诚挚,如“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伽西莫多。
   评分:共3分。共三项要求,每项1分。
   18.示例:刺蓟好,矢车菊也好,都是代表一种生活方式。作者尊重刺蓟式的生活方式,但并不盲目,愿意保留自己矢车菊式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是强调现代社会生活观念的多元化,应对别人的生活方式予以尊重,但非盲从,要善于保留适合自己的且欣赏的生活方式。这样,才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过自己理想的生活。
   评分:共5分。“理解正确”给2分;“言之有据(文章和生活实际)”给2分;“语言表达”给1分。
   (二)6分。
   19.答案:“为郡王诸侯和贵族独有”的家谱 民间编撰的家谱 血统的证明和世系的说明 尊祖、敬宗和睦族
   评分:共2分。每两空1分。
   20.答案:文章是通过作比较的方法来进行说明的,即史书只记载一个大的范围,或者地方志,而家谱在细节上记载得都非常详细,包括家族中都有哪些人,家族的迁移,甚至一些疾病、传染病的情况。
   评分:共2分。答对“作比较”给1分,具体说明给1分。
   21.答案:第一行:玄嚣(或青阳)、高辛(或帝喾);
   第二行:昌意、高阳(或颛顼)。
   评分:共2分。答对2—3处给1分,全对给2分。
   (三)7分。
   22.答案:为了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
   评分:共2分。
   23.答案:引出本文“感恩”的论题;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评分:共2分。共两个要点,每个1分。
   24.答案:首先提出感恩的另一种内涵,然后引用英国作家的话证明;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比喻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层层推理,论证了无论是生活还是生命皆需要感恩,因为其起着巨大作用。
   评分:共3分。共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1分,第二个要点2分。
   初三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2页 共3页)
   第 Ⅲ 卷(60分)
   五、本题共60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 目等 级 内容、表达(55分) 说明 书写(5分)
   一类卷(60—52)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1—2处语病。赋分范围:55—47分 以5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5分
   字迹工整,标点正确,有1—2个错别字,格式规范。
   二类卷(51—44)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赋分范围:46—39分 以4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字迹清楚,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43—36)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赋分范围:38—31分 以3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35—0)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赋分范围:30—0分 以2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1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10个,格式不规范。
   
   评分说明:
   ①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②有草稿但未抄完的,应参考草稿评分,并酌情从总得分中扣1—5分。
   ③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5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2022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2届北京市延庆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中考作文优秀范文(2篇)
2021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解读及优秀范文:志愿?志愿!志愿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平谷区2021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时间控制器的思考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