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综合教学指导 >>
浅谈疑问教学法的运用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6-03


周光华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设疑提问。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时,首先要使他们有所疑,然后再启发引导他们通过合作探讨,去解疑,从而达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语文能力的目的。那么如何让设疑提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第一,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动脑筋。那种漫无目的提问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针对重难点进行设疑,“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都感到有趣,于是专心阅读文本,积极开动脑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教学效果明显。 

第二,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或提出异议,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老师所忽略,其实这一点更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主动学习的能力。因为这样一来,把学生置身在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空间中,其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疑问也在学生平等的交流中找到答案。如我在教《曹刿论战》一文时,不少同学都认为鲁庄公鲁莽无知,这时一个同学提出异议:“老师,难道不能说鲁庄公是一个能‘察纳雅言’的明君么?”这时我首先对这个同学加以鼓励,接着便引导其他同学进行思考、交流,得出了一个较新的观点,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第三,设疑提问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设疑提问法尽管有其他方法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一堂课老是提问,既显得单调,又会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其教学效果。我曾经听过我校一位老师的公开课,他一节课连续问了几十个问题,连我都感到乏味,更不用说学生了,更何况由于问题设计太多太滥,结果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未完成。在评议这节课时我将我的看法提了出来,并提出了建议:这节课问题的设计上应将那些可有可无的问题去掉,以节省时间让学生读读课文,在朗读中品位这篇美文的优美语言,课堂效果肯定会好一些,与会同仁都表示赞同。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疑问教学法,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新型人才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作者邮箱: XXX@sina 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农村初中生读写融合的教学策略初探
自读课文教法探索——从旁批入手
名著阅读不容易,读写画练来助力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反思
“农村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
魏书生的三种教学方法
利用语文课本培养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编写导学案的问题与思考
衡水中学教学要求和上课要求
为啥元稹李绅叫元九李二十二
教师五心是指什么
上好公开课的技巧
给初一新生的第一堂语文课---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2
世界级知名教师的有关教学的建议
浅议如何打造“以学为主“的语文高效课堂
不要拿天赋来吓唬孩子
优秀教师必知的课堂教学经验
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心中有学生,线上有精彩
教学指导:一节好课的五个基点
结对帮扶: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复习课
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
2019年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清单
预习课文:预习什么——预习的内容
如何提问教学建议
如何考试教学建议
如何上课教学建议
如何备课教学建议
教师要唤醒读书意识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中学语文教育方法探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
有一种品质叫坚持
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
资优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群体研究
学会用心,细节决定成败
寻找那奇妙的“切口”
游戏是道“甜点”
收获在弘扬民族精神月
暑假研修日志
课内预习内容(模板)
追求课堂教学之美——“走进课堂”系列活动有感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师生价值取向引领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重点高中课堂教学文化重构研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