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沪教版《浣溪沙》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4-05


一七  浣溪沙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   倪卉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吟咏中感受本词的语言特色。
    2、体会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说明:
    作者是北宋时期的太平宰相,在他的词中多以表现“闲愁”为主题。但本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了司空见惯的现象,而赋予深刻的哲理,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去思索宇宙及人生的问题,这和
作者其它的“闲适”词有所不同。同时,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
现得十分含蓄,而这些深邃的思考对于人生阅历尚浅的中学学生来说,他们很难有深刻的体会,
故学习本文的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加强对本词语言的体味和欣赏,在对语言的感悟中引导学生
去不断地挖掘本词的深刻内蕴,多角度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读读背背中感受语言清丽自然的特点。
    2、难点:理解词中“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蕴含的深邃内涵。
说明: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情中有思。而对本词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因认知程度即他们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对生活认识的深度等比较有限,所以在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尤其是本词所表现出的对人生、对宇宙的深邃认识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故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结合自身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进一步地去感受,在思索感受中获得不断提升感悟生活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本词的语言美、意境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交流导入,激发兴趣
1、在你们积累的古诗词中,你还记得哪些?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2、记得李白有诗《黄鹤楼》,其中有一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变迁、人生没有永恒的感慨。那么在曾经贵为一国宰相的宴殊笔下,会留给我们一些怎样的思考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浣溪沙》。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古诗词。
2、引导学生对《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句的体会,学生可自由发表见解,并由此导入对晏殊之《浣溪沙》的学习。
1、从学生积累的古诗词入手,意在引导学生对本词学习的兴趣。
2、由学生小学时即积累过的《黄鹤楼》中慨叹时间的茫远、人生变化无常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导入对本词主题的理解与探讨。
朗读体会,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词中所表现出的感慨抒怀之情。
在朗读中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初步感知本词的字面意思。
 
这节课主要呈现出两个板块,即在朗诵中体会,在学生创造性地描摹中感悟,使学生初步了解词中所表现的深邃的思想,进而感受词本身所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该环节主要体现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个板块。
深入文本,
感悟深邃内涵
1、请学生再读本词,并请学生简单描述一下对本词的理解。
2、在诵读中引导学生对“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句作深入的体会,因为这几句蕴涵深刻的哲理,内涵广泛,学生有充分想象的思维空间。
1、学生可以结合书下注释,并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性的句子来思考体会,但必须在结合文本的基础上作深入地思考。
“无可奈何”、“夕阳西下”,看似凋衰消逝,但眼前的景“花落”、“燕归”都“似曾相识”,引导学生在关键词句的玩味中认识到作者所要传递给我们的生活哲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消逝,但新的事物总是以新的面貌在不断地出现,生活不因消逝而变得虚无。
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全词语言的圆转流利、通俗畅晓、清丽自然的特点,同时全词所表现出的启人神智、耐人寻味的深刻内涵的理解,可在学生结合自身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中,进一步地去感受,在思索感受中获得不断提升感悟生活的能力。
 
创造性的描摹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如写、画、唱等形式)描摹词的意境,在创造性的描摹中加深对词中所表现出的对人生、宇宙的认识。
1、学生自主思考,并采用适合自己的形式,个性化地再现自身对本词的感受与领悟。
2、学生交流、探讨,加深对全词的认知与理解的程度。
在该阶段的活动中,融合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呈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即学习过程中的第二个板块),意在使学生对词中深刻内涵的深层理解可水到渠成。
布置作业
1、网上查阅有关宴殊的资料,了解其生平。
2、自由积累宴殊的其它《浣溪沙》词作2首,读读背背,感受词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1、完成作业。
2、可在课外讨论交流自己对作业中两个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通过网络资源、与同学的交流互动,拓展视野,增加积累,并在自我学习中增强语文能力。
思路点拨
还可以教给学生学会对比归类的学习方法,让学会举一反三地进行诗词的学习,比如在与作者其它词作【《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所表现的不同感情的比较中,领悟词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另外还要让学生明白诗歌的解读不是单一的,用自己既有的生活体验去解读诗歌才是最好的学诗方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的解读也同样如此。
练习举隅
1、根据自己对《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思想内涵的理解,结合作者的生平,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写一段读后感。
2、阅读宴殊的《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和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试初步分析比较两首词所表现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附:
《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声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答题要点: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索寞惆怅的心情。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答题要点: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ppt课件2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苏轼《浣溪沙》知识点
晏殊《浣溪沙》《约客》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殊《浣溪沙》欧阳修《采桑子》练习题
晏殊《浣溪沙》理解性默写
苏轼《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教案1
晏殊《浣溪沙》pptx课件(28页)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
晏殊、屈大均《浣溪沙》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题)
苏轼《浣溪沙》ppt课件(13页)
苏轼《浣溪沙》ppt课件(22页)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学习要点
纳兰性德《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中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晏殊《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音频朗读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音频朗读
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4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ppt课件1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原文译文及赏析
《相见欢》《浣溪沙》简答题
晏殊《浣溪沙》ppt课件(16页)2
晏殊《浣溪沙》ppt课件(12页)2
苏轼《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
苏轼《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
《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
欧阳修《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苏轼《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题)
晏殊《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晏殊《浣溪沙》mp3音频朗诵
晏殊《浣溪沙》ppt课件(18页)
苏轼《浣溪沙》ppt课件(15)
《浣溪沙》《山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邦彦《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晏殊《浣溪沙》ppt课件(12页)
晏殊《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浣溪沙》课文说明
张孝祥《浣溪沙》中考题(2016年江西省)
张孝祥《浣溪沙》中考题(2016年山西省)
苏轼《浣溪沙》练习题
苏轼《浣溪沙》ppt课件(12页)
晏殊《浣溪沙》相关资料
晏殊《浣溪沙》同步练习
晏殊《浣溪沙》ppt课件(16页)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