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5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4-03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2、理解诗中的思想内容及诗人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 
   2、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使用。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借助多媒体,演示生长在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的树,让学生展开想像, 
   进而引入课文。 
   作者简介 
   李瑛(1926— ),现代诗人。河北丰润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先后担任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他的代表作有长诗《一月的哀思》、《寄自海防前线的诗》、《在燃烧的战场》、《献给火红的年代》、《站起来的人民》、《难忘的一九七六年》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李瑛1980年出版的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他的诗作有的已译成了外文。 
   二、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及音韵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出本诗朗读的节奏及押韵的字。 
   2、学生齐读。 
   三、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主要是“树”的自我介绍:生长地、经历、成长的过程,属于谁。 
   第二部分,主要写“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三部分,是全诗的总结,进一步表现了“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把诗人感情的波澜推向了高峰。 
   四、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中的联想和想像 
   ㈠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诗人如何塑造“我”——“一棵树”的形象? 
   明确: 
   这部分包括三节诗,第一节,首行点题,六次重复主语“我”,突出“我”——“一棵树”的形象,主要交代身份(“我是一棵树”),原藉(黄河岸边,长城脚下),并告诉读者“我”并不是一棵刚出生的树苗,而是有着丰富阅历的“能讲许多许多故事,能唱许多许多支歌”的大树。 
   第二节则告诉读者“我”是如何造就成长起来的:山、海的教育,光、露的赋予,炎阳、风雪的铸就,大气和风的融合——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 
   第三节是这部份的总结拓展,从与日俱增广阔的深层意义上交代“我”的身份:不是一般的具体的“树”,是“广阔田野的一部分,大自然的一部分”,“和美是一个整体”,“属于人民,属于历史”。 
     ㈡学生朗读第二部分。 
     思考:诗人怎样展开想像和联想,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这部分共包括第四~十二节,第四节是这部分的总领,写“我”的生活态度,表现了“我”对生活的热爱。第五~十节是从各个方面具体写“我”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第五、六节是写如何去关心、爱护各种各样的人;第七、八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如何竭尽自己之所能去为人类造福;第九、十节则是借助幻想来表现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之美,但无论是要“流出”“开出”,还是“生长”在各处,都未脱离开树的特点。第十一节是写“我”的理想,第十二节是再次强调“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五、小结 
   诗人通过想像把“树”塑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创造了一个献身人类的新的艺术形象。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诗节。 
   二、分析诗歌率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三部分。 
   思考:诗人把激情引向高峰,表现了怎样的崇高精神。 
   明确: 
   第十三节用假设的方式对“我”的一生加以总结和回顾,更加深刻、更加真实地展示出了“我”的丰富而又微妙的内心世界。第十四节是结尾,表现了为人类奉献的精神已经浸透到了“我”的每个细胞,崇高的精神必将化作巨大的能量,因此“我”所献给人间的不是一般的光和热,而是“纯洁的”“炽热的”。这样就使得“我”——“一棵树”, 这样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完整地矗立在读者面前了。 
   三、反复吟读,体会感情 
   “诗言志”,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互相交流。 
   明确: 
   本诗通过“我”——“一棵树”的自述,抒发了诗人热爱人民、为人民献身的强烈感情。诗人抒发的是人民之情,表现的是人民之志,诗要用形象思维,诗人通过想像把“一棵树”塑造成一个新风尚的人,创造了一个献身人类的新的艺术形象。 
   四、探究活动 
   1、诗人说“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你能体会作者所说的“骄傲”的主要含义吗?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骄傲”在这里是褒义词,自豪的意思,它的主要含义是:①我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②我有美的心灵;③我愿意为全世界的人民奉献一切。 
   2、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请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排比、借代等修辞方法外,还使用了象征手法。 
   如:“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 给新婚的嫁娘,/ 作闪光的耳环;/ 我要挽住软软的云霞,/ 给辛勤的母亲,/ 作擦汗的手帕。”“我愿……”“我要……”,诗中的树有着人的意愿,这是拟人化的手法;“摘下耀眼的星星” 
   “挽住软软的云霞”,立足于树高大参天的特点,展开奇特的想像,充分表现树美好而浪漫的情怀;整个诗段以分号为界,前后对称整齐,节奏严谨。 
   诗中运用借代之处也不少,如“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是借代了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广大劳动者。“粗糙的手,黝黑的背,闪光的汗珠”,也是借代劳动群众。“饿得发蓝的眼睛,抽泣时颤动的肩膀,以及浮肿得变形的腿、脚和胳膊”是用身体的有代表意义的部位借代世界各地受苦受难的人民。 
   诗中所描写的:“一棵树”,是用来象征社会主义新人的崇高形象的,虽然处处是根据树的特点来进行想像和描写,但处处都用来表现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和情怀,表现他们的理想和品格,因此也可以说全诗都是采用了象征手法。 
   3、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蜜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教师指导学生要善于把握所写事物的特点,明确自己所要抒发的热情,然后借鉴课文的方法展开。 
   五、再次有表情地朗读诗歌,加深理解 
   六、小结 
   诗歌通过塑造“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表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及崇高精神。 
   七、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四。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导学案3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素材汇编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ppt课件(41页)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ppt课件(19页)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ppt课件(27页)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10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10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8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7
《世界上最美的18棵树》图片素材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学案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说课稿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导学案
李瑛《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原文阅读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mp3音频朗读(女声)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ppt课件5
李瑛《我骄傲,我是一棵树》mp3音频朗读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仿写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ppt课件4
《樵夫,别砍那棵树》图片素材(46张)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ppt课件3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ppt课件2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同步练习(3)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同步练习(2)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同步练习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6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4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演讲稿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课后练习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课堂教学实录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ppt课件1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3
《我是一棵树》flash在线欣赏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2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