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阳泉市义井中学
让每天的生活都亮丽
前几年,每天上早读时,同学们手里捧的总是那套传统的语文课本,好些同学感到枯燥无味,索性就在语文时间内读英语、看数理化书,所以常听见同行抱怨:“老师在教室里守着,学生都不读语文。”言谈中流露着一脸的困惑和无奈。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第一,课本上好多内容过于陈旧,远离中学生实际,忽视了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第二,课内课外一本书,过于单调,引不起学生兴趣。事实上,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把最具开放性的学科搞成了孤立封闭的学科,把丰富多采的生活关在了教室门外,自然步子会越走越难,步子会越走越窄,因此,打通联系课内课外的路子实属当务之急。
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众多的报刊杂志,把流光溢彩的生活之水引向了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选择文质兼美,能在人生道路上给予哲理启迪的文章,每天介绍一至两篇,诸如为了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我选读了《有梦才有远方》,介绍美国摇滚乐奠基人之一贝瑞的成功故事,让同学们明白有了理想才有为理想奋斗的人生历程,才有生命的辉煌;为了让同学懂得成功需要坚韧,我选了《成功的种子》,讲述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林肯遭遇数不清的坎坷失败而始终精神不倒的故事,说明善待失败的重要;为了让学生生活上不要攀比,我介绍了穷孩子布拉格不怕讽刺,穿着父亲那双旧皮鞋求学,终获诺贝尔奖的故事,说明贫穷不可怕,励志才是最重要的……我就是用这种办法,从上百种期刊内挑选最能震撼学生心灵,最能激励学生上进的文章,潜移默化的塑造学生的灵魂,完善他们的人格,构筑他们强大的精神支柱。
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每每听您念文章,我心底总是受到震撼,一天都精神饱满。”一个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写信说:“您的朗读,对于我实在太重要了,我在书中读过这样一句话,最善良的东西最易被优秀的东西所感染,老师,您是优秀者,我是善良者,我最易被您所感染。”我写信告诉他,我不是优秀者,但我可以传播优秀,让优秀人物每天照亮你们的心底,让你们的生活每天都亮丽起来。
现代教育学中有个著名的思想——教养中心说,认为“名人名著是不尽的教育资源”,我坚信,我更是在实践!
积累作文,积累人生
说真的,给同学们介绍优秀文章的初衷是为了积累作文素材,因为语文要学好或者说作文要写好,必须做到见多识广,博闻强记。正是优秀人物,优秀文章强大的魅力深深的打动了学生,带动了他们热爱刊物,精读精选刊物的热情一时间,《读者》《青年文摘》《中学生博览》《视野》……一大批贴近学生生活的书报杂志走进了课堂,深入到了学生心中,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我适时的抓住这一契机,在“精”字上下功夫,强调选文要弘扬优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同学们各个建立了摘录本,看谁选得多,选得精,要写读书报告,要进行大脑的理性过滤。为了达到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的目的,我们每天早读都让一位同学主动登台,朗读自己的选文,较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还在教室后头的黑板上开辟了“精选园地”,学习小组推选,课代表评选,学年末给予奖励。这样好文章层出不穷,不仅在班内传抄,而且也吸引了不少外班同学。教学从来是相长的,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我在向他们介绍优秀文章的同时,也注意向他们学习,师生互动,我们拥有了共同的精神财富。同学们有自己的作文集,还过了把编辑瘾。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说,教育要取得杰出的成就,就必须让受教育者接受伟大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不忘把对人类历史有过重大影响的人物请进教室,让伟人崇高的品格震撼学生,直捣学生心灵。教室里时而屏息凝神,时而惊叹不已。交回来的作业实在不乏真知卓见。
正是由于大量的积累,多渠道的引导启迪,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空前高涨,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他们不光是为作文积累,为语文积累,更是为他们日后做人积累。
让学生终生受用
教育的最大功能是什么?我一直在追问,也一直在反思。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说:教育在本质上“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的堆积。”可见,在教育的双重功能中,人格塑造是占首位的。
如果把人生比做是一场马拉松比赛,那么,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把目光聚焦在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上,而不仅仅是四年,九年……
这些年来,送走的学生一届又一届,每逢元旦春节,面对雪片般充满了温馨的贺年卡,我感到了做教师的光荣与自豪,更体会到了教师的良心与责任。我有个学生,在大学四年里,他曾担任班长、学习部长,凭着顽强的精神,靠贷款和寒暑假打工完成了学业。在三年时间里,下广州,奔重庆,闯深圳,工作三次变动每次都上一个台阶,如今正在深圳北大方正分公司搞计算机软件开发。他打电话告诉我,他将来要开自己的公司,要为国家创出个名牌。这个学生的经历告诉我,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把理想信念追求意志等这些成功的种子不断的播撒在学生心中,让他们日后能在生活与事业的辽阔天空里自由的翱翔!
老师就应该给学生一台人生的永动机。
无法了结的话题
课改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经过几个月的头脑风暴,我更加明确: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表现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在陶冶学生灵魂、塑造人格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我们应当也完全有理由探索出一条传播人类文明、教会学生做人的新路。
我们义不容辞,我们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