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期末试卷 >>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综合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19


期末综合训练题
第一部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虐杀(nue)  揶揄(yeyu)  抽噎(yi)
B.寂寥(liao)  造孽(xue)  颀长(qi)
C.撰文(zhuan)  无垠(yin)  熹微(xi)
D.戏谑(nue)  簪子(zan)  虔诚(qia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苦心孤旨  心血来潮  崭露头角
B.索然无味  刮目相看  消声匿迹
C.乐以教和  大动干火  笑容可掬
D.俗不可耐  任劳任怨  窸窸窣窣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趋之如归(追赶)  猝不及防(突然,出乎意料)
B.望洋兴叹(发出)  言简意赅(完备)
C.萍水相逢(浮萍)  趾高气扬(脚)
D.煞费苦心(极,很)  风尘仆仆(比喻旅途辛苦)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勇武而有力量。(   )
(2)形容兴趣很浓,兴头很高。(   )
(3)形容神态天真而略显傻气的样子。(   )
(4)看惯了就不觉得新奇。(  )
5.解释下列加点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下车引之(  )
(3)宁可以急相弃邪(  )
(4)稍稍宾客其文(  )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6)但微颔之(  )
(7)徐以杓酌油沥之(  )
(8)哀转久绝(  )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并不否认这部小说没有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体上是成功的。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C、在会议上,校长虚心接受和听取了老师同学们的批评,并表示要及时整改。
D.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课内外多练习写作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重要。
8.用一句话概括从下则材料中得到的启迪。
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人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欢,然而,它是害虫。

9.下列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筝》——鲁迅——浙江绍兴——小说
B.《空城计》——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
C.《犟龟》——米切尔·恩德——法国——童话
D.《乘船》——刘义庆——宋代——小说
10.默写。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
(2)树木丛生,   。
(3)    ,随风直到夜郎西。
(4)会当凌绝顶,   。
(5)   ,自缘身在最高层。
第二部分: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论语六则》是    的记录,是  之一。孔子,春秋末期  、政治家、  。
12.解释下列加点词。
(1)人不知而不愠(  )
(2)学而不思则罔(  )
(3)是以谓之“文”也(   )
(4)三人行(  )
13.翻译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15.选文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16.如果给本文另加个题目,你觉得应该怎样加?

     (二)
    进当铺的男孩
       毕淑敏
儿子有一天对我说,他们班同学有一支派克笔要出让,开价人民币100元整。
这笔是什么来路?不会是赃物吧?我说。
儿子说笔的来路绝对正当。是那同学的亲戚送的,他因已有了一支,故将这支卖出,肯定是原装。
我看出儿子的渴望,就说,我认为一个孩子现在就用派克笔,有点为时过早。
儿子激烈地反驳说,派克笔也是少儿不宜吗?
我被噎得没话回答,就说,这笔太贵了,没有那么多的钱。
儿子转一下眼珠说,你的意思是只要我可以搞到钱,就可以买下这支笔啦?
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但一时也琢磨不出更好的理由回绝。想他一直是个守本分的孩子,手中并无积攒的闲钱。现在离春节还很远,也没压岁钱供他挥霍。只要实行经济封锁,他的梦想就是镜中之花。于是支吾着说,是啊,是啊。
儿子说,买笔的事,咱们一言为定。
我说,钱的来路需光明正大。
儿子说,您就放心好了。
过了两天,儿子把他的世佳游戏机妥妥帖帖地捆起来,扎实得好像一个炸药包。我随口问了一句,又要借给哪个朋友玩啊?
儿子龇牙笑着说,这一次不是借给人家,是放进当铺里换点现金。
我吓得跳起来,抚着胸口说,请你把话再说一遍,我大概耳背了,实在听不明白。
儿子说,为了买笔,我需要钱:我检点了一下我的所有财产,就数这台游戏机值钱了。我去当铺里问了一下,大约可当250元,可惜您把发票弄丢了,要不然还可以多当些。
我说,天啊,你小小年纪知道进当铺,长大了一定是个败家予。
儿子奇怪地说,这和败家于有什么关系?反正从现在到暑假的日子,我都没有机会玩游戏机了,放在家卫什么用也没有。进了当铺,我就可以用钱买到笔。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可是你拿什么来赎呢?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到时候没有钱,你的游戏机就成了死当(我好不容易从以前读过的旧小说中记起了“死当”这个词,用得恰是地方)。
儿子不慌不忙地说,以后我每个月都从伙食费里节省一些,到了暑假的时候就可以把游戏机赎回来了。当铺的库房很严密,还有空调,游戏机搁在那里,真是比家里还保险呢。
我瞠目结舌。面对着这种无懈可击的计划,只能自叹弗如。
儿子说,要是等我慢慢地把钱攒够了,我们同学的派克笔早就拍卖出去了。我觉得当铺没有什么不好的,可以救人急难。
我们的争论告一段落。
——后来,儿子还是把同学的派克笔买了回来,用的是我贷给他的100元钱。
我一再声明贷款是无息的,而且偿还期可以拖得很长,不必他短时间内压缩伙食费还贷,以保障身体健康。
儿子从此用派克笔流利地写作业,但提起此事,表情却是悻悻的。
他说我给的钱有“嗟来之食”的味道,还是自己进当铺来得理直气壮。
17.结合文章内容,解释下面文中加点的词语。
(1)瞠目结舌:
(2)无懈可击:
18.请根据故事的发展线索,完善故事梗概。

19.儿子很喜爱他的游戏机,从以下方面可以看出:
(1)
(2)
(3)
20.在典当游戏机的问题上,“我”和儿子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21.查《现代汉语词典》,“悻悻”是“怨恨,愤怒”的意思。“儿子”已得到了派克笔,为什么“表情却是悻悻的”?

22.你感觉“儿子”的性格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儿子”是个     。
23.文中的“我”和“儿子”,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三)
     人之初
⑴在车站等车是最无聊的,看没看的,玩没玩的,坐得屁股生疼,就想站起来晃晃。
(2)那边,几个小伙在嚷嚷地打牌。
(3)我走过去,靠在一根柱子上,看他们打牌。忽然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劲,肩一动,衣服粘在了红柱子上,糟糕,柱子上油漆未干!看看大半个肩膀印得红红的,我真想一脚将那根倒霉的柱子踹倒,你不知道,这身“皮尔·卡丹”是出差前妻子刚给买的,整整1200元!才十多天,就弄成这个样子。
(4)再转眼一看,我前面一个“灯泡顶儿”,后肩也是红红的,然而他是那样若无其事地看他的牌。这家伙太缺德。
(5)我正恨出眼泪的时候,一个广州佬毫不客气地走到我跟前,占了我的位子,笑开嘴,看那摊打牌的。
(6)我看见他那瘦瘦的肩儿扛着笔挺的高级西服往红柱子上靠的时候,我想叫他一声。然而,我也没。该我红肩第二,就不该你红肩第÷?我心里觉得特不平衡。
(7)他也跟我一样,看了一会儿,就不想看了,离开时,肩紧紧地粘住了。我认为他一定要骂一声。然而,他也没。他还比我更加机警,掉头看看肩头一片红色的云,面不改色,心不跳,站在一边,继续看牌。
(8)又有了那么一个跟我同样的受害者,心里觉得宽慰多了,我可以肯定,他那身西服比我的“皮尔·卡丹”还要高级。人家那样的衣服都能认了,我为什么不?若是再印出第四个、第五个这样的红肩儿,我想,我心里会更加舒坦的。于是,我就在这儿继续守株待兔。
(9)不一会儿,一位年轻的士兵也过来看牌。
(10)当他准备将扛着红五星的肩往柱子上靠的时候,旁边的一个,卜男孩喊了起来:
(11)“叔叔,那红漆未干!你看,他们的肩都染红了。”
(12)谁也没想到,这个红色的秘密,却被坐在凳子上的那个小男孩发现了。
(13)我望着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心想,世界上的人都不要长大多好。
24.“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古代幼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作者借用这句话的前半句为题,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愿望?

25.选文第(4)段中“我”为什么说“灯泡顶儿”“太缺德”?

26.选文第(8)段中“宽慰”“舒坦”两个词语揭示了“我”怎样的心态?

27.结合语境,解释“守株待兔”的含义。

28、文中那个小男孩的形象和你所知道的哪篇童话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相像?结合实际谈谈说真话的好处。

     (四)
     诚实是灯
那是一个艰难的日子,家里能够吃的东西都吃光了,可离下个月购粮的时间还有四五天。母亲用焦虑的神情对我说:“家里已揭不开锅了,我想到外面去借点粮,你去后山坡上采点野菜回来,凑合着过几天吧!”我听话地点点头,挎着小篮子离家了。
当时正值夏季,天气闷热难耐,我在后山坡上转来转去,也没有采到可吃的野菜,只好从另一条小路往回赶。走着走着,迎面看到一片南瓜地,虽说南瓜藤已被太阳烤蔫了,但还能采到一些瓜叶。我看田里无人,慌忙采了一些瓜叶和两个拳头大的小南瓜,藏在篮子底下,上面用野菜盖住,匆匆地赶回家。
傍晚,母亲借粮回来了,我把洗好的瓜叶和小南瓜端到母亲面前,满以为会得到她的夸奖。没想到她脸色一沉:“叫你采野菜,你却去偷人家的瓜。”我一看母亲的神色,心里一阵发虚,脱口撒谎说:“这瓜不是偷的,是人家送的。”母亲自然不信,用眼光直视着我。我似乎感到母亲的眼光里有一种特别的穿透力,她能够看清我内心的一切秘密,于是我只好如实“招供”了。母亲见我终于承认了错误,就没再责怪,而是循循善诱地说:“拿人家的东西是一错,明天去向人家道个歉去。说谎又是一错,以后可不能说谎。人从小染上说谎的习惯,长大就很难做个诚实的人。”
母亲的话从此在我的心里,亮起了诚实这盏心灯,不管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也不管身处顺境还是偶遇逆境,我都精心擦拭心灯,让它熠熠生辉,永不蒙尘。那年在部队新训结束时打靶,管发子弹的文书多给我一发子弹,并悄悄耳语:这次打靶成绩非同小可,关系到能否评上先进,多一发子弹就多一分优秀的把握。我想这不是作假吗?当即把那一发子弹退给他。结果打靶时果真跑了一发,与“优秀”    。心里虽有遗憾,但却十分坦然,因为这个成绩是没有掺假的。还有一次一家新闻单位评优秀通讯员,上线篇数是用稿30篇,可统计下来我只有29篇,就如实填写上报。没想到在报社通联处工作的一位朋友大笔一挥,给我加了一篇,于是我的名字上了通讯员光荣榜。当我知道事情经过后,立即向编辑部写信说明情况,还请求撤下了光荣榜。
这样做,也得罪过一些人。那位多给我一发子弹的文书,在以后好长一段时间里不和我说话,怪我不给他“面子”。直到他退伍时,—才托人送给我一个笔记本,上面写着:“让诚实的灯光照亮自己心灵的人,永远是可敬的。”那位编辑朋友开始也不理解,后来终为我的行动所感动,还专门撰文赞赏。
啊,诚实——一盏不熄的心灯!
29.联系文意,在第四段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应填(  )
A.失之交臂  B.擦肩而过
C.相差甚远  D.相差毫厘
30.联系全文,体会第一段中画线语句的作用。

31.联系全文,分析第四段开头语句“母亲的话……永不蒙尘”在结构上和内容表达上的作用。
结构上:
内容表达上:
32.联系全文思考:文章写作第五段,尤其是强调“我”的行动终于得到别人的理解、赞赏,这有什么作用?

33.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举一则“诚实做人”的事例,并说明结果;或举一则“未诚实做人”的事例,并说明结果。

34.品读文章结尾段,从个人的感想这一角度自拟出一道题目,并作出解答或提示。
啊,诚实——一盏不熄的心灯!
题目:
解答或提示:
第三部分:写作
题目:第一次  
提示:在你的生活中,第一次的事往往使你难以忘怀:第一次成功的喜悦,第一次失败的辛酸,第一次尝试的新奇;第一次登台表演的成功,第一次上街购物的得失,第一次主持家务的苦乐……请截取你生活中最难忘的“第一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1.C 2.D 3.A 4.(1)孔武有力(2)兴致勃勃(3)憨态可掬(4)司空见惯 5.(1)约定(2)拉(3)难道(4)渐渐地(5)拜访(6)点头(7)慢慢地(8)断绝,消失 6.D 8.略 9.B 10、略 11.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儒家经典;思想家、教育家 12.(1)怨恨,心里不满(2)迷惑不解(3)因此(4)不是确数,是几个的意思 13.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14.不耻下问、诲人不倦、不亦说乎、温故知新等 15.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 16.孔子谈学习(孔子论学) 17.(1)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2)十分严密,没有可以攻击或挑剔的漏洞。 18.儿子想买下同学转卖的派克笔,我以太贵为由想阻止;儿子决定典当游戏机;“我”“贷款”给儿子买下了派克笔;儿子却认为用“我”的钱不如进当铺来得理直气壮。 19.(1)把游戏机妥妥帖帖地捆起来,扎实得就像个炸药包。(2)了解当铺库房的情况,确信游戏机放在里面保险。(3)准备从伙食费里节约钱,暑假就要把游戏机赎回来。 20.儿子认为当铺没什么不好,它可以救人急难;“我”却认为进当铺当东西,是败家子。 21.他觉得“我”给的钱有“嗟来之食”的味道,不理直气壮。 22.“儿子”聪明,做事有条有理,有经济观念,有较强的自立意识。 23.略 24.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善良的呼唤和赞扬。 25.“灯泡顶儿”明明知道油漆未干,看到我靠到柱子上,也不提醒我,还若无其事地看牌。 26.看到别人的衣服上沾了红油漆,心里找到了平衡。 27.等待着其他的人过来,衣服沾上红油漆。 28.《皇帝的新装》中那个说出真相的小男孩。 29、A(提示:B、D项含义不错,但不及A项通俗、圆润。) 30.强调家庭贫寒、缺吃缺喝的现实,说明偷南瓜事出有因,而在此环境下受到母亲的诚实教育,则显得更有意义,更能让人接受。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更突出。 31.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表达上:总结上文内容,点明写作中心,照应标题。 32.点明生活中的真实情况,说明具有诚实美德的人终究会得到人们的尊重,使主题更突出(诚实是灯,灯会照亮别人)。 33.提示:①尽量举真实事例,不编造虚构;②产生的结果要讲清楚。 34.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宁城县2016—2017学年度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语文试卷
绵阳市游仙区小枧博爱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题
绵阳市游仙区小枧博爱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题
德化县2016年秋语文版七年级语文期末综合练习(一)
洛阳市孟津县2015-2016学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湖南省新邵县2015届语文版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自贡市2014-2015年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语文版)
沈阳2014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2份)
2014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检模拟题
2014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检考试题
台商区张坂中学2014年语文版七年级(上)期末语文阶段考试卷
自贡市2014年语文版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考试试卷
南安市2014年语文版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4年语文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自贡市2014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3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检题
2013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锦安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上)期末考试题
2012年语文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阳江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合集(47页)
2013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德化县2013年春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跟踪检测试卷
广州市珠海区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至第六单元重点字词汇总
蓝田中学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预测题
广州市实验中学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东莞市清溪镇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深圳龙城中学语文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练题
东江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题
蓝田中学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
蓝田中学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终测试题
禾加初中七年级(上)期末调查问卷(语文版)
南山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抽查试卷(无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12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复习总纲(16页)
自贡市语文版上期末义教七年级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备考训练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无量山镇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上自测题
2011学年语文版七年级上期末测试卷
2011学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
安岳县龙台镇初级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上期末检测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语文选择题集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