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测验题(第五单元)
一、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nüè( )杀 宽shù( ) dǎo( )告 水波línlín( )
匿笑( ) 脸颊( ) 嫌恶( ) 苦心孤诣( )
2、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3分)
无精打彩( ) 再接再励( ) 晃然大悟( )
相题并论( ) 戒骄戒燥( ) 仗义直言( )
3、修改下列病句,不改变原意。(3分)
(1)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是能否刻苦学习。
(2)同学们将要在这所学校里度过了有意义的三年。
(3)李红同学到现在没有来,大家断定他大概是生病了。
4、根据解释写出恰当的成语(3分)
(1)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 (2)完全不放在心上( )
(3)形容关系密切( )
5、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撒盐空中差可拟(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相继而去( ) 尊君在不( )
6、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3分)
(1)《金色花》与《纸船》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
(2)《风筝》回忆了“我”的一件往事,并由此抒发了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鲁迅对摧残人性的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绝( )
(3)羚羊木雕一文揭示了两代人的矛盾冲突,批判了重财轻义的观点,告诫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 )
7、借鉴仿写一句,不可重复相同的内容。(2分)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8、妈妈让“我”把一盒糖送给万芳的目的是什么?她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2分)
9、奶奶说“这样多不好”,有什么不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爸爸妈妈的_____描写,表现了他们_______的态度。(2分)
11、“屋子里静极了”说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妈妈的_____描写,表现了她______________的态度。(2分)
13、“我”为什么推开妈妈的糖盒?试作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由于营养不良,我们几个孩子都很瘦弱。15岁时,我在一家小商店里当学徒工,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尝到苹果的味道,尽管它又小又绿没有成熟,上面还尽是洞,可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感觉到当初第一次吃苹果时那种“甘甜”的滋味。
那天,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铁路事故,当时很多人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爬在地上呻吟,等待医生和救援人员。爷爷却自己折了一根树枝做拐杖,一瘸一拐地整整走了三个小时才回到家。
我很难描述爷爷刚刚踏人家门时,奶奶那复杂的脸色和心情。先是担心和心疼,而后突然一阵暴怒……爷爷错过了一个难得的良机!
一个孩子将一位随访病人的铁路医生带进家里,医生仔仔细细地为爷爷作了检查,然后对他说:“恭贺你,老人家,你的健康状况良好。”这时,我母亲来了,她坚决地说爷爷至少是脑震荡。爷爷的表情却未置可否。他又一次轻易地放弃了难得的机会。
医生走后,奶奶和妈妈在床边又开始教爷爷如何应付医生和有关调查人员,爷爷只是机械地点头。
铁路出事故的消息传到村里以后,几乎全村人都在等待着调查人员最后的善后处理结果。当铁路上终于又来人时,爷爷似乎早已忘记家人的叮咛,面含微笑地迎接着来访者,又不失时机地大谈天气和收成等。当来访者终于问到他哪里受伤时,妈妈急忙指着头向他暗示。谁知爷爷却不紧不慢地说:“我一切很好。”说罢脸上浮现出天使般的微笑,又说:“我如果有病,就是有十万元也治不好。”妈妈愣住了,奶奶尖叫着失望地从房子里跑了出去,来访者也发出一阵莫名其妙的笑声、叹息声。
当一切又复归平静时,他们发给爷爷5000元钱——他成了全村最富的人。但是爷爷直到死也没明白为什么人家要给他这么多的钱。
14、概括事件的起因和结果。(2分)
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一段写出了怎样的家境?这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要说说爷爷怎样三次“错过良机”。(3分)
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爷爷最突出的优良品质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写到奶奶和妈妈的表现,他们的意图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他们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十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①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②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9、选出加点词与示例意义完全相同的项(2分)[(1) ][(2) )
(1)例:下车引之 A.引人注目 B.引以为戒 C.引弦而战 D.引狼入室
(2)例:入门不顾 A.瞻前顾后 B.顾此失彼 C.左顾右盼 D.顾名思义
20、翻译横线的句子(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元方的言谈举止看,你认为将来元方会成为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想起它,就有温暖、舒适、轻松的幸福感觉;当然还有其他的感觉;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离开家,就有无限的牵挂、思念和渴望……
请你以“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500宇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