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语文第三、四单元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5-26 |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语基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倒涎(xián) 剽(piāo)悍 岑(cén)寂 褒(bǎo)贬 矫(jiāo)揉造作
B.札(zhā)记 鸟喙(huì) 粗糙(zào) 混淆(yáo) 咬文嚼(jué)字
C.窸窣(shū) 蚩(chī)尤 剔(tì)除 铜臭(còu) 汗涔涔(cén)
D.红缯(zēng) 丰腴(yú) 脊(jǐ)背 晕(yùn)车 否(pǐ)极泰来
2.下列各组中只有一项错别字的是( )
A.作崇 陷阱 清泌肺腑 曲尊下顾 自名得意
B.简练 清淅 脍炙人口 精美绝伦 不落窠臼
C.骋用 潇瑟 套语乱调 漫不精心 美轮美奂
D.了望 针灸 捉襟见肘 因地治宜 锱铢必较
3.可以用括号中的词替代加点的词而不影响原意表达的一句是( )
A.美、俄两个大国在航天(航空)技术领域竞争十分激烈。
B.中医研究院张院长医道高明,救治(诊治)了很多危重病人。
C.市委书记向市民郑重承诺,贪污腐败一经查出,一定严加惩办(惩处)。
D.连日来,旅美、旅日等地的中国侨胞(侨民)纷纷集会,对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白皮书表示支持。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邀请外国俱乐部的始作俑者,有些担心客队不能派遣主力上场。
B.你们几位的加入使我们的技术力量大为加强,我们正可以因人成事,干一番大事业。
C.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贷款消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寅吃卯粮也成为一种时尚。
D.当年他独闯上海,身无长物,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吃苦精神创下了这份家业。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
A.这个球迷看走了眼,竟被他所崇拜的球星打了一顿,可怜这个球迷“左眼挫伤,面部流血,肚子疼痛。”
B.城东住宅小区一直以其经济的价值、卓越的品质(大户型、园林化、智能化)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C.我国有句谚语,“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说明了解—个人的内心是不那么容易的。
D.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任何人,无论他头上“光环”多么耀眼,在法律面前,也是一个“普通公民”。
6.以下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句是( )
A. 一个名叫附宝的年轻女子独自坐在旷野上,显然是被这清幽的夜晚深深地吸引住了。她眼眉下的一弯秋水闪耀着火一般的激情。
B.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哨兵;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生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C.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
D.风儿大概喝多了,跌跌撞撞地跑进枣林,竟把满树的大枣染得通红通红。
7.填入下面句子中甲、乙两处,情感表达渐趋强烈的一项是( )
土地的计算单位通常(甲),但是,在含有“国土”意义的时候,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寸,因为它代表—个国家的主权,(乙)。
A.(甲)用丈,用公里,用亩,用公顷 (乙)一寸土都是珍宝,都不容侵犯
B.(甲)用丈、公里、亩、公顷 (乙)一寸土都是珍宝,一寸土都不容侵犯
C.(甲)用丈、公里、亩、公顷 (乙)一寸土都是珍宝,都不容侵犯
D.(甲)用丈,用公里,用亩,用公顷 (乙)—寸土都是珍宝,一寸土都不容侵犯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9.下列诗句和题目、作者有误的一项是( )
A.“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苏轼《惠山烹小龙团》
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贾岛《登高》
D.“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二、课内阅读
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60克。
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10、以上文字是从哪些方面、按什么顺序说明荔枝的?选出恰当的一项( )
A、生产,从外到内 B、生态,从总体到局部
C、生产,从总体到局部 D、生态,从外到内
11.下列材料所用的说明方法与“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的说明方法相同的是( )
A、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B、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
C、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D、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
12.“‘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这里所谓夸张的说法是什么意思?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以荷瓣喻壳,桃花喻膜,有点夸张失实。
B、以荷瓣喻膜,桃花喻壳,说法夸张,其实并不科学。
C、以荷瓣喻膜,桃花喻壳,是生动的夸张,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D、以荷瓣喻壳,桃花喻膜,写出壳与膜的特点,虽有夸张。但并不失实。
13、对荔枝肉是假种皮的辨说,反映了什么问题?选出正确的一项( )
A、 本文有严格的科学性。
B、 作者具有辩证法思想,看到事物的变化。
C、 作者观察细致,能发现事物的微细和特殊之处。
D、 白居易对荔枝果肉的认识完全正确。
三、课外阅读
(一)按照哈勃的分类,星系可分为椭圆星系、透镜状星系、旋涡星系和捧旋星系,及不规则星系。星系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它们是怎样演化的呢?
起初人们把哈勃序列看成演化的序列。这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持金斯引力不稳定学说的人认为,星系演化应从椭圆星系开始,由于自转而变扁,然后在扁平部分形成旋臂,形成旋涡星系,旋臂逐渐展开以致最后消失,演变为不规则星系。魏扎克湍流说认为星系演化从不规则气云开始,后来发展出旋涡结构,成为旋涡星系,最后演变成球状星系。曾有人试图从观测角度研究旋臂究竟是从闭到开还是相反,没有得到确定的结论。
桑德奇等人认为椭圆星系和旋涡星系不可能相互转化.它们今天的形态与形成星系时原始气云所处的初始条件有关。按这种观点,星系演化的大致图像是,在密度或速度弥散度大的气云中,恒星形成速率从一开始就很高,气体很快几乎全部用完,于是形成球状的椭圆星系。而那些密度或速度弥散度较小的气云,其较密部分恒星形成率较高,形成星系的核心部分,而其他部分密度较低,恒星形成慢,未形成恒星的气体逐渐沉向由角动量规定的星系盘面,形成今天所见的盘状星系,盘内气体仍在缓慢地形成恒星。这样解释了形状较扁,气体较多,恒星形成仍在继续的旋涡星系。透镜状星系成盘状,气体少,无旋臂,它可能是恒星形成已经完成。气体很少的盘状星系及不规则星系的气体极大部分尚未演变成恒星。
14.第二段中加底线的“认为”的宾语是( )
A.星系演化应从椭圆星系开始
B.从椭圆星系开始,由于自转而变扁,然后在扁平部分形成旋臂,形成旋涡星系
C.星系演化应从椭圆星系开始,由于自转而变扁,然后在扁平部分形成旋臂,形成旋涡星系,旋臂逐渐展开以致最后消失,演变为不规则星系。
D.星系演化从不规则气云开始,后来发展出旋涡结构,成为旋涡星系,最后演变成球状星系
15.第二段中“没有得到确定的结论”指的是( )
A.星系的序列 B.星系的演变过程
C.旋臂逐渐展开以致最后消失 D.旋臂从闭到开,还是从开到闭
16.第三段中的“它”指代的是( )
A.透镜状 B.透镜状星系
C.透镜状星系成盘状 D.透镜状星系成盘状,气体少,无旋臂
17.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金斯引力不稳定学说认为,星系的演化是从椭圆星系开始,最终演变为不规则星系。
B.魏扎克湍流说认为,星系从不规则气云开始,最后演变成球状星系。
C.桑德奇等人认为,椭圆星系和旋涡星系今天的形态与形成星系时原始气云所处的初始条件有关。
D.密度或速度弥散度较小的气云,其较密部分的未形成恒星的气体形成了今天所见的盘状星系。
(二)鉴赏文艺,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要通过作者的文字去认识世界,体会人生,当然要靠读者自己的努力。有时候也不妨听听别人的话。别人鉴赏以后的心得不一定就可以转变为我的心得;也许它根本不成为心得,而只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可是只要抱着参考的态度,采取不采取,信从不信从,权柄还是在自己手里。即使别人的话只是一种错误的见解,我不妨把它搁在一旁;而别人有几句话搔着了痒处,我就从此得到了启发,好比推开一扇窗,放眼望去可以看见许多新鲜的事物。阅读文艺也应该阅读批评文章,理由就在这里。
批评的文章有各式各样。或者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加以赞美或指摘;或者写自己被作品引起的感想;或者说明这作品应该怎样看法;或者推论这样的作品对于社会会有什么影响。一个文艺阅读者,这些批评的文章都应该看看。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批评文章都有价值,但是看看它们,就像同许多朋友一起在那里鉴赏文艺一样,比较独个儿去摸索要多得到一点切磋琢磨的益处和触类旁通的机会。
文艺阅读者最需要看的批评文章是切切实实按照作品说话的那一种。作品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应该怎么看法,为什么;对于社会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这样明白地说明,当然适于作为参考了。
有一些批评文章却只用许多形容词,如“美丽”、“雄壮”之类;或者集合若干形容词语,如“光彩焕发,使人目眩”,“划时代的,出类拔萃的”之类。对于诗歌,这样的批评似乎更常见。从前人论词(从广义说,词也是诗歌),往往说苏、辛豪放,周、姜蕴藉,就是一个例子。这只是读了这四家词所得的印象而已;为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所得的印象,才选用了“豪放”和“蕴藉”两个形容词。“豪放”和“蕴藉”虽然可以从辞典中查出它们的意义来,但是对于这两个形容词的体会,未必人人相同,在范围上,在情味上,多少有广狭、轻重的差别。所以,批评家所说的“豪放”和“蕴藉”不就是读者意念中的“豪放”和“蕴藉”。读者从这种形容词所得到的帮助很少。要有真切的印象,还得自己去阅读作品。其次,说某人的作品怎样,大抵只是扼要而言,不能够包括净尽。在批评家,选用几个形容词,集合几个形容词语,来批评某个作家的作品,固然是他的自由;可是读者不能够以此自限。如果以此自限,对于某个作家的作品的领会就得打折扣了。(节选自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
18.第一段中划线的“理由就在这里”中的“理由”指什么?(3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二、三段中,(1)“像同许多朋友一起在那里鉴赏文艺一样”一句话中的“许多朋友”比喻什么?(2)鉴赏文艺,适于作为参考的是哪类文章?
(1)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尾部分说“读者不能够以此自限”,其理由是。(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纵观节选的四段文字,请归纳其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说法符合原意的两项是:( )
A.鉴赏文艺,要走近作者,走进作品,努力通过作品去认识世界,体会人生。
B.鉴赏文艺,不应选用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C.鉴赏文艺,也应该阅读批评文章,把它作为参考,有所取舍。
D.鉴赏文艺,要有自己的见解,不应盲从,例如前人论词中的“豪放”和“蕴藉”之说就没有什么价值。
E.鉴赏文艺,批评家有选用几个形容词批评作品的自由,但读者却因此失去了鉴赏的自由。
四、诗歌赏析
下面是元代才子王冕的一首诗,阅读后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23.这首小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哪些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简析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运用
25.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限15字以内。
3月3日下午,澳门经济司、财政司和水警稽查队联合行动,公开销毁了在最近两年中辑获并已完成了行政或司法检控程序的盗版光盘约100万张。这是澳门官方首次采取这种行动。
26.根据提供的语境填上恰当的语句,使之组成一段完整的话.
希望大海风平浪静,却常常有狂风和恶浪;
, ;
, ;
, 。
万事万物总是由对立的两方面组成的。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