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单元练习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f卷)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5-06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F卷)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

1.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

静mù(    )            mò(    )然             飞jiàn(    )            qiè(    )意

huì(    )暗            烧zhuó(    )          低回 wǎn(    )转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

(2)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的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

(3)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4)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3.指出下列词语所用修辞方法。(4分)

(1)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

(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

(3)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减弱。(    )

4.名句积累(4分)

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竹里馆》

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

写出本单元中你所喜欢的连续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解释加点的实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众妙毕备(    )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3)曳屋许许声(    )                       (4)奋袖出臂(  )

2.联系全文,说说善字有何作用?(3分)

3.作者用什么手法把口技描摹得淋漓尽致?(3分)

4.请根据上面的文段内容填写对联。(4分)

上联:千种声响惊宾客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文,回答下文。

特殊的听众

落  雪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个白痴。当然,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得出的结论。在他们听起来,我拉的小夜曲就像是在锯床腿儿。这话使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后来,我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就在楼区后面的小山上,那儿有一片茂密的小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第一天早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幽幽的乐曲。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心剧烈地跳起来,我不得不大喘了几口气,使它平静下来。我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在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事实很快就令我沮丧了,似乎我又把那把锯带到了林子里。我懊恼极了,泪水几乎夺眶而出,不由得诅咒道:“我真是一个笨蛋,这辈子也甭想拉好琴!”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并转过身时,我吓了一跳。一位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破坏了这位老人独享的(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了我,她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一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下来,她的满头银发显得格外晶莹。“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愿意听我的琴声了,尽管她是一位聋子。我拉起另一支曲子,面对这位特殊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    )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从我紧闭着小门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德·舒罗德的基本练习曲。虽然妹妹还像以前那样,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我却已经不在乎了,练琴时,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也湿透了衬衣,但是我绝不坐在椅子上练习。在以前,我可是坐着练的。

就这样,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里,(    )地练琴;而我这位特殊的“听众”,那位耳聋的老人,也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子上等我,看我拉琴。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欢乐和幸福。我呢,在她面前,(    )、一丝不苟地拉着每一支曲子,仿佛她真的能听到我的琴声。

我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靠近小山的那座楼里,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聋子?”妹妹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而且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前天还在指导我们排练呢。她怎么会是聋子?”

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心中充满了对老人的感激与崇敬。从此,每天早晨,我仍然早早地来到小树林里,面对我这位特殊的听众,这位“耳聋”的音乐家,轻轻调好琴弦,拉起一支支优美的曲子。我用心感受着,仿佛听到了老人在用她的心演奏着真正的音乐。那美妙的音符从她心中缓缓流淌,充满了整个小树林,充满了我的整个身心。

后来,我成了一名真正的小提琴手,有了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的机会,但是,每当此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我那位特殊的听众,那位“耳聋”的音乐家。

1.根据第2段文意,把“平静”“幽静”分别填入下面两个句子的括号处。(4分)

(1)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破坏了这位老人独享的(    )。

(2)她一直很(    )地望着我。

2.根据第4段的文意,把“信心十足”“坚持不懈”分别填入下面两个句子的括号处。(4分)

(1)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里,(    )地练琴。

(2)我呢,在她面前,(    )、一丝不苟地拉着每一支曲子,仿佛她真的能听到我的琴声。

3.仔细琢磨下面两个句子中的标点符号的运用,回答“特殊”分别指什么?(4分)

(1)这位特殊的“听众”,那位耳聋的老人。

(2)那位特殊的听众,那位“耳聋”的音乐家。

4.第3段开头“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5.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4分)

(1)我拉的小夜曲就像是在锯床腿儿。(    )

(2)那美妙的音符从她心中缓缓流淌,充满了整个小树林,充满了我的整个身心。(    )

6.第6段中“我用心感受着,仿佛听到了老人在用她的心演奏着真正的音乐”。“我”想到老人有颗什么样的心?(4分)

(三)文学放飞(6分)

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题目:信息时代,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请以:

我终于学会了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1.穆  蓦  溅  惬  晦  灼  婉

2.(1)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2)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3)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形容威力极大。

3.(1)比喻  (2)排比  (3)比喻

4.弹琴复长啸  影入平羌江水流  略

二、(一)1.略

2.善字总领全文,充分表现了口技人的技艺高超。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口技人表演刻画的淋漓尽致。

4.提示:一张巧嘴乱真假

(二)1.(1)幽静  (2)平静

2.(1)坚持不懈  (2)信心十足

3.(1)真耳聋。  (2)装耳聋。

4.更有信心、更有毅力、更认真。

5.(1)比喻  (2)反复

6.老一辈音乐家对青年人成才的渴望和期盼。

(三)关羽  提示:故事的名字可为刮骨疗伤、败走华容道等。

三、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3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周周清试卷(第三单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二)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8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三)2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三)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二)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周周清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9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复习《陋室铭》《爱莲说》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现代文复习ppt课件
部编新版人教版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综合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ppt课件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pptx课件(2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一单元生字词练习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