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历届中考试卷 >>福建省 >>
2005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非课改实验区)语文科自评报告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5-04


  2005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非课改实验区)语文科自评报告 
   
   发表时间:2005年10月9日 
   
     一、试题评价
     综观2005年泉州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非省级课改实验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命题整体上符合初中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和要求,能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又不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试卷难易度适中,体现“最基本”与“最基础”的考查。
     2、命题能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质,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体验、感悟评价,注意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人文,贴近学生生活。
     3、命题能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评价,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富有个性化的表述,尊重学生情感与体验,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具体分析评价如下: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注重考查字词的积累,考查了学生对汉字字形、音、义的掌握情况,突出对古诗文默写的考查,考查形式多样,既有记忆性默写,又有开放性默写。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如连词组段、对对子等。其中连词组段和简单议论文的考查还设计了与生活实际情境基本一致的题目,试题的综合性、应用性较强。
     文言文阅读材料《爱莲说》,是一篇较浅易的、典范的文章,适合考查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水平。在具体题目设置中,除了注重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语句的翻译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外,还注重将文言文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力图整体上考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两篇现代文阅读分别选自课内和课外,赋分依次为14分和32分,体现以课外阅读考查为主的命题思想。课外阅读选文《上帝只给他一只老鼠》选自《时文选粹》,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注重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导向,能够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充分体现了课标的要求。
     作文题目采用“二选一”的形式,让学生有自由的选择空间,而且两个题目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第一题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应该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真切的感受,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第二题有关“读书”这道题,一方面能检阅学生读书的积累情况,另一方面又能考查他们对读书的领悟能力,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二、考试质量分析
     (一)成绩统计 参考人数 平均分 得分率 及格率 优秀率 最高分 最低分 
   48268 102.91 68.61% 77.79% 25.96% 147 0 
     各大题得分情况(抽样数据) 题 目 语基 文言 说明文 记叙文 写作 
   平均分 20.1 10.3 8.1 20.8 44.82 
   得分率 71.8% 64.38% 57.85% 65% 74.7% 
     (二)考生答题情况简析
     A、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概况
     本部分共6题,平均得分20.1分,得分率71.8%,最高分28分,最低分0分。
     2、答题情况简析
     第1题考查字音和字形。把以前考试中较难的现代文背诵默写改为“按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既考查了考生对汉字的字音和字形的掌握情况,又降低了考试的难度,提高考生的得分率。把这样的题目放在全卷的第一题,大部分考生都能做出,这有利于增强考生的信心。主要的错误在于写错别字及多音字注音,如“喉”的字形和“和”的注音。
     第2题考查古诗文默写。
     ①古代诗歌的默写正确率较高,失误在于写错别字。
     ②古代散文的默写则难度较大,考生出现添、漏、错字现象较为严重,如“怡”、“偕”等,而很多中下生则难以完整的写出来甚至放空,因而本题的得分率明显下降。
     第3题考查开放性默写。此题有利于考生充分调动平时的积累,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诗句填写,灵活程度较高,但要求“说明诗人所抒发的情怀”则增加了答题的难度,因而很多考生出现所写的诗句与抒发的情怀不一致。同时也增加了评卷的难度,影响了考试的效度。考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评卷老师一时也难以全部把握,难免出现不准确的评判。
     第4题考查连词组段。基本能按要求完成,但满分者不多。多数考生套用格式,没有创意,尤其是场面描写不够突出,语言表达不够具体生动。有一定数量的考生“踊跃”、“洋溢”这两个词语用得不恰当、不规范,有少数的考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语句欠通顺。
     第5题考查对对子。本试卷较之以前的中考要求明显降低,只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似、内容相关或相对,而对词性相同等不作要求。对子的内容选自考生所熟悉的课文内,因而多数的考生能从实际出发,活用课本知识,得分率也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当然,对对子对很多中下生仍是难题,有些考生虽然能做到结构相似,但却忽略了内容的相关,如“岳阳楼山清水秀,花香鸟语”。
     第6题考查简单的议论文,要求谈谈对“学生该不该做家务”的看法。大多数考生能做到观点鲜明,内容自圆自说,因而本题得分率较高。如回答该做家务的考生,罗列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几种:①能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②调整放松,劳逸结合;③能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自己吃苦精神,并增长知识等等。有部分较好的考生能用总结归纳的方式列出几条理由,或者使用一些名言警句做论据,采用反问句等形式加强语气。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在论述过程中多用老话、套话,较少有自己的实际想法。
     B、阅读(62分)
     文言文语段(16分)
     1、概况
     本部分5小题,平均得分10.3分,得分率64.38%,最高分16分,最低分0分。
     2、答题情况简析
     文言文考查选自课内名篇《爱莲说》,能够有效地检测学生文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难度适中,但从整体上看,考生得分仍不理想,特别是第7题失分特别严重,其次是第10题。具体答题情况如下:
     第7题把文言实词和成语结合起来,考查学生文言实词的理解和运用情况。虽取材于课后练习,且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意在降低难度,但实际效果却令人失望,很多考生(其中不乏是成绩较好的考生)却“失蹄”于此,以致于本题成为整卷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题,这恐怕是命题者始料不及的。本题正确的答案是B,可实际上选C的很多,选A或D的也不少。这暴露出很多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上仍然是“死记硬背”,缺乏活学活用,以致在文言实词的理解特别是运用上存在的严重不足。
     第8题考查常用实词和虚词的理解,由于考生平时掌握得较扎实,因而本题得分率较高,但仍有少数考生对“蕃”的解释有点离谱,如解释成“蕃茄”、“地瓜”等。
     第9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考生大多能把句子的意思翻译出来,整体得分率比较高。但个别重点词语没有翻译出来,如“予”“独”等;表判断的“是”没有明确写出来,导致语句不通顺。
     第10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得分情况不尽如人意。较多的考生未能抓住重点词进行概括,“擦边球式”的答案颇多,少数考生是照搬原文。
     第11题开放性题目,贴近考生生活实际,考生可说的话较多,得分率较高。但一些考生分析原因时过于笼统,没有根据花种特征和自身的感受来答,如“喜爱梅花,因为它香”。还有一些考生审题不清,如回答喜爱竹子、小草之类的。
     说明文语段(14分)
     1、概况
     本部分5小题,平均得分8.1分,得分率57.85%,最高分12分,最低分0分。
     2、答题情况简析
     第12题,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把握文章的中心句。虽然是找文中的原句,但得分率仍很不理想。一些考生把第1段的首句作为中心句,另外题目要求用原文句子,可是一些考生却加以改装或丢掉重点词,如“控制”等,以致于出现没有必要的失分。
     第13题,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划分层次的能力。本题得分率也不理想,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的错误:⑴没按题目的要求划分为三层,个别考生却划分为四层或两层;⑵划在③段和⑤段后面;⑶符号不规范,没按要求用“‖”而用“|”。
     第14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因为题目中已明确指定在一个自然段中,所以本题为得分率最高的一题。多数考生都能指出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冰盖”造成的,但仍有部分考生没有答出原因,只是笼统的说南极的影响大;有部分考生连题干的要求都没看清楚,只回答南极影响全球性的作用,未能回答北极的影响。
     第15题考查说明语言和说明方法,是平时说明文阅读训练中经常做到的题型,但得分率却不高,颇耐人寻味。第1小题考查整体得分比第2小题好,但也一些考生没有看清楚题目中已明确“大约”一词不能删去,仍然回答能删去。第2小题仍有很多考生没有很好掌握“说明方法”这个概念,与修辞方法、论证方法混为一谈。分析表达作用时,大多数考生只是用套话,抓住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回答,而未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回答,导致了没有必要的失分。
     第16题是出得最出色的一题,既能结合其它学科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考查考生判断问题,组织答题要点的能力,但也使这题成为全卷得分率最低的一题。很多考生由于审题不清,加上对地理中的“气候”的定义领会不透,因而答题时把“极昼”、“极夜”等自然现象当成气候特点,答非所问。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能回答出“南极气候风大,气温极低”等特点,但却没有能举出具体的事例来。
     课外记叙文阅读(32分)
     1、概况
     本部分7小题,平均得分20.8分,得分率65%,最高分30分,最低分0分。
     2、答题情况简析
     课外阅读是中考阅读考查的重头戏,这一题赋分最多,考查面最广,它涉及记叙文阅读的方方面面,考生作答须动用诸如积累、理解、分析、归纳、综合、表达、迁移等各种能力。但除个别题目因综合性较强,考生答题不完整而失分较多,大部分题目得分率较高。
     第17题考查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即记叙的人称与顺序。但实际上有一些考生连人称也分不清,把第三人称回答成第二人称;记叙的顺序也不明确,好多考生回答“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更有一些考生把“顺叙”写成“顺序”。
     第18题考查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得分率较高。主要存在问题是部分考生概括情节欠完整,比如“经历”的第二格,很多考生只写“替教堂作画”,而没写到与“小老鼠相处”。
     第19题考查文章整体感知能力,领会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大多数考生都能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来作答,整体得分率也较高。但能够准确完整地找出三个词语的并不多,有些考生则没有看清题目要求从④⑤段找词语,有些考生甚至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第20题考查文意的把握,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意在降低难度,只可惜部分考生不能从根本上理解题意,只看题目的“表面意思”,所以选择A项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第21题考查记叙文有关知识,综合性较强,很多考生答题时难以完整表述,因而本题的得分率很低。较多的考生只写出“突出中心”或“为下文情节作铺垫”之类的套话,缺乏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表达作用,如下文的情节是什么等。
     第22题考查词句理解能力。第1小题的过渡作用多数考生比较明确,所以得分率较高。第2小题仅有约一半的考生能写出“灵感”或“米老鼠”,但有的考生仅写“成为名人”,没有深入分析。
     第23题综合考查积累和运用的能力,题目的设置呈开放式,涉及的范围较广,可写名人名言或事例,也可写自己的事例,因而大部分考生能作答,得分率也较高。但一些中下生课外积累不多,则根本无法作答。另外有些考生由于审题不清,把文段内的事例、名言抄过来,导致失分。
     C、作文(60分)
     1、概况
     本部分平均得分44.82分,得分率74.7%,最高分56.5分,最低分0分。
     2、答题情况简析
     考生的优秀作文有以下几种类型:
     (1)文字功底扎实,文笔老练,能把平时的积累,尤其是把古诗文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文章。在表达上既有完整清晰、开启有度的叙事,有形象鲜明、富有意境的描绘,也有隽永含蓄、令人回味的诗意化的抒情议论句子。
     (2)选材有新意。一位考生写了“考场也温暖”,紧张的气氛,烦躁的情绪,细心的监考老师的关心,让我感到无比温馨。尤其是她连宣读“考场守则”也充满柔情,这些真实、传神的生活细节描写,让人为之动情。
     (3)形式上呈现多样化。相当一部分考生能选用既符合内容要求,又凸现个性和创新的作文形式。从体裁上看,选第一题的有一般性记叙文、散文、小说、书信、剧本等;选第二题的有散文、说明文、议论文乃至采访记录、对话体、童话等等。从结构上看,有小标题式、片断组合式、日记式,前有题记后有跋,什么适合就选什么。
     考生作文主要存在的问题:
     (1)内容陈旧,选材狭窄。写第一题的考生大都以父母的关心、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为题材,其中如雨中送伞、送“我”上医院、老师为我补课等等例子屡见不鲜。写第二题的考生绝大多数谈读书的好处和学习的经历,较少有真实的事例,缺乏真情实感。
     (2)审题不清,偏离题意。有部分考生没有认真审题,作文完全编离题意。如有一位考生写《车如水马如龙》,这篇文章无论构思、选材还是立意、语言表达都很不错,但却找不到与其中一个作文题目有联系。又如有一篇题为《挥手之间皆幸福》的文章,表达如行云流水,结构浑然一体,本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只可惜题目要求写的是“温暖”而不是“幸福”,这位考生真是因“幸福”而“不幸”!
     (3)乱套形式,影响结构。有一些考生很喜欢前面来个“题记”,后面有个“后记”,中间则来几个“小标题”。这些形式上的创新本无可非议,只可惜有的是生搬硬套。结果“题记”不像“题记”,与文章后面的内容没有联系;小标题拟得不够简洁、醒目,小标题后的内容却写得过于简略,大多以叙述为主;几个小标题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结果使整篇文章被切割成几块,难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文体错误,不合要求。命题作文“温暖”明确要求写记叙文,有考生却写了“温暖的实验报告”,有考生把“温暖”当作一人而写成说明文,更有考生写成议论文。虽然也不乏构思新颖、表达流利的好作文,但在评判时评卷老师“真无奈”,爱莫能助。
     此外,今年我县作文评判仿效高考做法,严格实行“两评加仲裁”制,且采用了封闭式管理,作文分数总体上略有下降,但公平公正得多了,它减少了遗珠之恨和鱼目混珠的现象。
     三、教学建议
     综观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和考生答题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还得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改革的方向,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平时教学的着眼点和出发点,才能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课程标准规定的五个方面的目标与内容,教学中不可缺失,特别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落实,教学活动中要重内容,不要重形式。
     2、要深入研究教材,善于利用教材,不要受到教材的限制,要善于开发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学习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要研究学生实际情况,充分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教导学生学会积累运用。要将课外阅读、写作和应用语文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应用语文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少做题。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特别是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有意识地进行资料卡片的制作和名言名句以及词语的积累和摘抄,有意识地运用归类的方法,将积累的材料(比如名句)进行梳理,进行比较式的学习记忆。
     6、要处理好中考与常规教学的关系。中考的考试内容、目标及考查重点都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确定的,这和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特别是古诗文教学,这些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加强;但是常规教学又必须以学生的自身发展为本,而不能以中考试题为依据,不能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语文课程的有些内容,不可因未纳入中考试题而放弃教学。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初中学业语文质检语文试卷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九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二)
2021-2022学年度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福建省安溪县2021届初中毕业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2020年福建省安溪县初中毕业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2021年福建省永春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1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2020年春泉州市季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福建省石狮市2020年九年级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惠安县2020年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20年福建省永春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9年5月福建省泉州市初中质检语文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福建省晋江市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2017年中考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6年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15年初中语文学业质量检查试题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区2015年初中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2015年泉州市永春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2015年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2015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区初中语文质量检测测试卷及答案
2015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2015年初中语文学业质量检查试题
2015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说明(含样卷)
2015年福建省晋江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2014年泉州市安溪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惠安县2014年第二次初中学业质量测查语文试题
2014年福建省南安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福建省永春县2014年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2014年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2014年石狮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2014年初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2014年福建省晋江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2014年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