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南州六月荔枝丹》读写导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5-11-14


游本遥 

[单元概说]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说明文单元,四篇课文都是科技方面的说明文。 

该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要着重培养比较复杂的说明能力。四篇课文,各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南州六月荔枝丹》,着重学习按照事物组成部分及有关问题依次说明的方法,学习准确、明了、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点;《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着重学习从事物的相互关系着眼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学习下定义、分类、举例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一次大型的泥石流》,着重学习运用精确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蝉》则应着重体会拟人等表现手法和准确明晰的语言特点,培养细致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此外,本篇课文和《蝉》,还应学习文学笔调的运用。 

科学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对荔枝的生产情况作了准确的介绍,给读者的印象是明晰而完整的。它除具有一般说明文的特点外,还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简言之,文章准确,明了、生动,读来清心悦目,耐人寻味。 

[课文导引]说明文要做到准确二字,就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即本质,亦即它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本文开头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的文字,说它“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瓢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接着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指出白居易的比喻,“也还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权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作者借用明朝陈辉的诗句作题目,概括说明荔枝的产地、成熟期和颜色特点,恰到好处。荔枝产地是:“南州”──广东、福建南部地区,“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荔枝成熟,以七月为盛期,“阳历七月”,正是“阳历六月”;颜色是“丹”──有如“飞焰”和“红云”,也有“淡红色”、“淡黄色”的。文章还纠正白居易“膜如紫绡”的不确,“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真正的果肉”,是连同壳扔掉的“一层膜”。对荔枝的肉,作者从植物学的观点指出,“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应称做假种皮”。这些文字都显得必不可少,否则,就不正确,不严密,只能使读者形成一般印象,而不能得到科学的较深认识。 

说明文必须做到“明了”。它需要作者按照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和发展顺序逐层说明。言而有序则明,次序颠三倒四,就显得杂乱无章。《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写荔枝的外形是循着壳──色──形,(外形呈心脏形,蒂──肩──顶);写它的果实是壳膜──假种皮──核;写荔枝花是花期──形──型──序──蜜; 写荔枝的贮藏突出它的色──香──味。全文从荔枝的生态写到荔枝的生产,由表及里,从实到虚,有主有次,眉清目秀,有条不紊。 

用词的准确无误也是使文章“明了”的必要条件。事物名称、数量、轻重、大小均要真实得体,切忌使用模棱两可的揣测性字眼。事物之所以要说明,正是由于许多人对之不了解,不熟悉,这就要求作者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加以介绍。关于荔枝大小,作者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四川合江“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这样,言而有据,就将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讲明白了。文章指出,明代徐《咏荔枝膜》诗,写吃荔枝扔荔枝壳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不足取。说到荔枝不耐贮藏,作者在引用白居易“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之后,准确地说明“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这就十分具体地使人明了荔枝的贮存同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说,写说明文要达到准确、明了,取决于作者对事物的观察认识的细致入微和对写作的慎密思考,那么,文章的生动性, 就在于作者文学素养和驾驭语言的 技巧了。 

说明文,主要的表现手法自然是说明,但有时一般性的说明,尚不易把抽象的事物和复杂的事物说得通俗好懂,这就要适当借助于描写。请看,作者这样描写荔枝的“色”。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看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这就让读者置身于南国的荔枝林,那绚烂图景使人心驰神往,对于荔枝的“丹”也就有了更具体逼真的印象。 

用比喻说明事物,更能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鲜荔枝的“形”鲜为人知,作者写道:“荔枝呈心状形、卵圆形或圆形”还有“稀奇的”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这就使人对荔枝的模样、大小有更形象的了解。 

另外,文章开头写作者自己幼年对荔枝的认识和疑惑,娓娓道来,如述家常,也能引人入胜。文章还引用古代诗文十多处,充实了内容,文字也生动活泼,文学韵味浓烈,读来使人兴趣倍增,更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这体现了文艺性说明文的特色。 

[作文建议]读完《南州六月荔枝丹》,以《家乡的一种特(物)产》为题写一篇说明文。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地加以介绍;妥善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注意写作顺序,写得简单明了,有条不紊;运用说明、描写等多种手法说明事物,有意识地打比方,使文章通俗生动。 

  

江西师大中文系 

《读写日报》87年第9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x课件(22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x课件(24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树独先天下春——漫话梅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mp3音频朗诵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11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25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24页)2
《南州六月荔枝丹》预习学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55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10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9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24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2
《南州六月荔枝丹》学案2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12页)
关于荔枝的诗(多篇含图)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13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8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7
《南州六月荔枝丹》学案(2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22页)
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原文阅读
《南州六月荔枝丹》《斑纹》教案及练习
《南州六月荔枝丹》知识小结
《南州六月荔枝丹》mp3音频朗读
《南州六月荔枝丹》同步练习
《荔枝》图片素材(13张)
苏教版必修五《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6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反思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实录
《南州六月荔枝丹》说课稿
《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测试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5
《南州六月荔枝丹》基础练习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11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10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9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8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7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6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5
《南州六月荔枝丹》学习要点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